华灯初上,沏一杯香茗,轻轻地呡上几口,翻开了我最爱的《拿破仑传》,今夜看到最后一章。茶香在口齿间荡漾之际,我不禁唏嘘,为他抹一把同情泪。一场滑铁卢,让一代英雄建立起的法兰西帝国彻底覆灭。有谁知道,曾经不可一世的荒野雄狮,在死的时候竟会是如此寂寞?
我的兄弟问我:“如果你的下场注定是寂寞,你还会想当英雄吗?”对啊,自古英雄多寂寞,不是吗?纵然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鹏举也难免感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有多少英雄能像华盛顿那样,在功成名就之时能全身而退,归隐田园?历来英雄大都不是身首异处,便是受尽排挤。因为社会容不下太过聪明、太过勇武的人。因为拿破仑很聪明,很会打仗,很有野心,所以他必须远离战场。他的存在就是欧洲的威胁,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接受他,即便他是荒野里的雄狮。寂寞,正是英雄的宿命!而这种寂寞,却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同时,对于不同的人,最大的痛苦或许不同,但梦想的破灭却足以让每个人痛得刻骨铭心,尤其是英雄。当用鲜血换来的天下化为过眼云烟,你能承受得住那巨大的落差吗?你能体会到那种含恨而终的心酸吗?
再者,自古多半是乱世出英雄,孕育英雄的年代常常是生灵涂炭、水深火热的世道。不管是杀敌报国,保卫领土,还是捍卫尊严,都势必要付出鲜血的代价,要让很多白发人送走黑发人。一位将军,手上掌握着多少士兵的性命?那是多少深闺翘首期盼的身影?又牵动着多少白发人的心弦?金戈铁马,又将耗费多少人民财富?为什么要有战争?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抑或是演绎适者生存的定律?
其实,战争多半源于人性的贪婪,是人从原始森林中带来的兽性的大爆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本可以容纳下更多的人。可是,人性使然,血腥演绎得更加极致。两次世界大战诞生了几多民族英雄,却也是人类史上最惨不忍睹、最不忍回顾的记忆。当双手沾满鲜血时,你是否还会心存一丝怜悯?你是否愿意用生灵涂炭来换取个人的英名?
多半,我们只看到英雄能彪炳千秋,却不曾想“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是不可忽略的历史定律啊!挥军千万,真有那么威武凌厉吗?如果真是心系天下苍生,为何不祈求安居乐业?残骑裂甲,血色残阳下的你抱着战友已经模糊了的尸体,会落泪,会撕心裂肺吗?
我只想寿终高寝,不想用英雄的寂寞演绎什么千古绝唱,也不愿我们生活的年代是孕育英雄的沃土。更多的,我愿心系黎民百姓,祈求苍生安居乐业,只希望战争被人们遗忘吧。我祈祷人类能够和平地生活,纵使生活并不富裕,和谐融洽也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