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视
一种风气潜滋暗长,所做的每一件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在短期内必见回报,这是一种可怕的讯号。短视,或许会带来眼前的成功,却永远得不到幸福。
浮躁而短视,是每一个人的通病,都希望只要看过一本书,就可以取得成绩;只要听一场讲座就可以获得超凡气质;只要看过面试技巧就可以所向披靡。于是市面上烂俗的书极其畅销,像《如何三天获得超凡气质》《如何读懂职场厚黑学》之类的东西。每次路过这些书,仿佛有一种腥腐的味道,逼得人掩面而过。温婉如玉的内在岂是蜻蜓点水般的付出就可以获得的?
人是这样一种温柔的存在,在世事滋养下,在人情世故中,在书香音韵里渐渐懂得,渐渐成熟,从内散发出的光辉怎么遮掩,却已然明亮宜人。非功利性而为了自身长远的发展,在总有一天要向这世界妥协,缴械投降的大前提下,让我们再多坚持一会。
心里很乱的时候,总是问,我做这些有什么用?我看一首诗有什么用,我喜欢一个死去多年的哲学家有什么用,我暗恋一个人有什么用?不都是没有回报的么?短视的目光下,文学、艺术、美、爱情、亲情都变得不值一提,它是你投资了也没有回报的东西。
然而,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于欣喜,在于对你的所爱表示欣赏的过程,这过程无疑是幸福而充实的。
二、洞穴神话
苏格拉底为什么一定要死?这锥心的痛质问了很多心灵,千百年来。
柏拉图的洞穴神话仿佛一盆冷水迎头浇下,顿时清醒太多。很久以前,一群人生活在洞穴里,终年不见天日,被束缚了手脚,只能看到火把映照下岩壁上奇怪的阴影,以为这就是全部的生命,心满意足。突然有一天,一个人的锁链锈蚀并松开,他经历艰难,离开了岩洞,发现外面的生命如此鲜艳美丽,绿树红花,生机盎然,而他之前看到的只是影子而已。他欢呼、高唱,想就此在此生活下来。然而,他突然记起了他的同胞,那些在洞穴中把影子当做全部,从来没有见过太阳的人。他要回去,要把这美丽的世界分享给他们,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美好,我们曾经看到的一切都是影子而已,他鼓励他们一起出去,他向他们描述这一切。
然而,他们把他杀了。
那个人,是苏格拉底。他曾说:“我是一只牛虻,不断叮咬人们麻木的神经。”可亲爱的,你告诉我,我们是怎样对待牛虻的呢?
三、告白
我私自将《白夜行》、《告白》以及药家鑫案归为一类,在最初的深度恐慌厌恶后静心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为什么一开始会感到深度的恐惧?
因为太真实。人性的复杂、极端,偏执,善变被太真实地展现,所以会怕。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只狼。在某个月圆之夜,变身,有些极端的思想被压抑,只是本性使然。哲学家关于人出生是否一张白纸的争论已经太久,而现在我却渐渐倾向于基督教的赎罪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有罪,我们要得到救赎。
可是,救赎从哪里获得,才能真正获得安宁?想到《雷雨》里的繁漪,不伦之恋,想要让周萍给她救赎,而周萍又不想陷入这样的境地,对自己的所为表示后悔,于是又找了干净单纯的四凤,渴望四凤给自己救赎。可是除了自己,谁还可以给谁救赎?
内心的平和与温柔是克服人性复杂的唯一途径。
四、漫步
在下雨的陌生街道漫无目的地行走,有同伴却只是陪同。她不说话,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一起穿过阴暗的立交桥底下,却不知不觉走到了熟悉的街区。心里想,和不同的人走相同的路,吃同样的食物,何必这样折磨自己?然而,人总是有些情绪自虐的倾向,越不愿回忆的事,越会在不经意间突然细细品味,每个细节,甚至气味。身旁的他,身上的味道有点淡淡消毒水的感觉,让人想逃避。而过去,那个在地铁上和她相拥的男人,却有着温暖而让人眷恋的味道,虽然现在已不属于她,或者从来都没有属于过她。
恍惚,突然以为一切是旧时故事的翻版,同一家越南菜,同一条会有灯光下落的火树银花的街道,同一家街角的章鱼小丸子,甚至同一条车水马龙的马路。过马路时,身边的他突然伸出手,她愣了一下,没有动,于是那只手僵在半空中几秒,变为招呼她快过的姿势。
周围的行人与车水马龙渐渐模糊成景深的效果,眼睛盯着红绿灯的指示,看数字跳跃,手里的麦当劳甜筒化掉,远处他的背影却清晰,耳边突然响起王菲声音:
“太阳下山,太阳下山,冰淇淋流泪。”
五、绿树红墙
潮湿的广州,让心情都有点润润的。身旁趴在桌子上睡觉的他,睡相安恬,像一只软软的熊,想让人捏一下。偶尔会看他的侧脸,有一种旧时光的温柔。
那是中大的绿树红墙,巨大而美丽的南草坪。连步速都放缓,在那个百年的校园里。城堡一样,安静古旧,沉淀一种历史的深远悠人。那些曾经年轻的人,都在哪里呢?那些曾经指点江山,意气风发的人都已垂垂老去,或消逝于尘埃,然而中大依旧是中大,更多了一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后的淡然。
听他讲,那古老的红楼,在有一次夜晚,一位皓首教授,掷地有声念一本古书,有点灵异的画面,却让心里微微一震。是热爱吧,把对人文学科的热爱当做一种生命来完成,每一步都走得孤独却不寂寞。座北朝南,孙先生面对珠江,除了有点令人讨厌的岭南堂,整个校园和谐古旧,时光倒流很久。那时芳草正美,那时年华正好,那时有两人花下,共读西厢,却道是韶华把流光偷换。
六、注定
火车上,他说我给妈妈看了你的照片,她不同意。在惊讶之余却突然变得柔软,这一次像梦一样,却遇上了一个这么认真的人。总会有一个人想和你共度余生,默默分享,无限漫长时光里的温柔,无限温柔里的漫长时光。
有时会想,那些突然闯入生命里的人是注定么?注定以一种姿态进入你的生活,给你爱和关怀,再默默走掉,回首,无影无踪。心里平静而安闲,难得因默默而欣喜: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会想起日本的女生称ex为先男友,先,已经过世的。人是这样一种柔软的动物,宁愿相信他是死了,而不是不爱你了。如此一来,爱情有了绝望的味道,凄美,缠绵。
七、文艺片
有时候会想遇到的是一个认真的男人,还是一个聪明的男人?
电话里,火车的声音,仿佛文艺片的情节,“你太孩子气”“答应我,遇到合适的人就和他在一起。”女主角齐刘海,纯棉碎花裙,在人群中突然蹲下,眼泪流下来。然后,摇摇头,坚定而决绝“不答应。”
其实她心里都明了,也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她都懂,分手的理由无论怎样都还动听;其实她了解,比你大的男人都是危险的。起身,变温柔。一点怀念或眷念都没有。只是突然想起,当时的自己,听到他说爱你,愣了那么久。只是突然想起,当时的自己,因为他说“以后都你做饭”而忘记要说什么;只是突然想起,当时的自己,目光游离,嘴角轻轻上扬,别过头去,避开他的笑容。只是在一开始,自己就确定,来,我陪你跳支舞吧!
醉笑陪君三千场,不诉离殇。
八、咖啡馆
昏暗光线,低声英文歌。空气中弥漫咖啡香,她整理粉色侍女服,露出甜甜笑容,“您好,欢迎光临。”目光迎上,却是那双如湖水的眼睛。一如从前,深邃,温柔。是雾气么,在那双眼里,终年不化的雾气。
她,断电一两秒,笑容稍僵。旧情人。“请问您需要点什么?”他微笑,“你知道。”
是曼特宁吧?还好她还记得。他总是爱苦味重的曼特宁,不加黄糖。那时他们一起坐在靠窗的位置,和一个朋友一起,保守秘密的恋情,趁朋友起身的间隙,他牵她的手,笑容深意。她记得当时自己的心跳,微微泛红的脸颊。
很久,他的对面来了另一位女士,同样圆脸,大眼睛,眉宇间的相似让她心里一紧。动作亲昵,娇声细语。而她,依然职业微笑,送上咖啡,礼貌而有分寸,看着他和她,“我是这位先生的朋友,送你们一份蛋糕吧。”
可可粉,芝士,甜却微咸,入口即化,“提拉米苏,带我走吧。”
那一刻,她换了首他们当年最爱的歌,她换了首只有他们可以听懂的歌,西班牙语,siempre me quedará 我永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