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蕴藏着一段情。
没有北京天子脚下的霸气,没有上海富丽繁华的傲气,也没有江南山水如画的秀气,在这座独具个性的城市,我感受到的是大气。
这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者。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播种、耕耘,执着的坚持着自己的“广州梦”。
有的人,在准备。
广州,偏踞华夏大地一角,却无时不刻地吸引着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悠悠岭南香,潺潺珠江水,无尽的机遇,无限的魅力,那是他们心属的地方,他们展示自我的土地。多少初飞的学子,准备到这里追求知识;多少失意的青年,准备到这里东山再起;多少有志之士,准备到这里开创天地。他们,选择这里成为梦想实现的地方。
在那一端,刚出校门的学子带着家乡的祝福,亲友的关爱走向列车站,等待着出发。一旁还有父母亲朋帮忙背着沉重的行李,不厌其烦地嘱咐着,深深的不舍弥漫在每次离别时。此后,他们将远离舒适的家园,父母的庇护,不能随意毫无顾忌地放肆,不再踌躇犹豫地回避现实,稚嫩的肩膀扛起重担,年轻的心灵接纳苦楚,虽忐忑不安,虽担忧害怕,但心在呼唤,怎能让暂时的畏缩阻碍青春的步伐,丢掉乡愁,丢弃眷恋,准备上路。
有的人,在路上。
最后一次回头,最后一次挥手,登上列车。汽笛已鸣响,列车将起步,在临窗的位置,看着送别的人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尽头。
几十个小时车程,舒适或是拥挤的车厢,只有影子与己相伴。学会一个人生活,学会承受孤独,经受历练,他乡的游子总是多一分成熟。一切都在变化,完美的准备都会显得无力,原本美好的梦想如泡沫越升越高,随即破裂。或许会迷茫、失落,或许会不适、落泪,但心中的那份执着绝不是轻易就能打败的。
拥挤的地铁有衣着端庄的商务人士,优雅高贵的妙龄女郎,也有大包小包浑身汗臭的农民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地用冷漠看待辛勤的外来务工人员,无论在路上走还是在车上坐,无意之中保持着距离。我们会把他们同城市的脏、乱、差联系在一起,用我们毫不掩饰的优越感挫伤他们的自尊。也许,我们也会为自己带上的有色眼镜而羞愧,但是殊不知他们也可能把接受冷漠当成习惯。他们为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打下扎实地基,为周边绿化植物做新春的第一次修剪,为家家户户及时送上快递……他们在改变,在适应,在忍让,在社会的底层挣扎,因为他们相信这座城市的包容,终有一天,自己能昂首挺胸地回家。
多少异乡人,不管生活的艰苦,心灵的孤寂,依旧在坚持,在这座城市执着地向前,在这座城市体会什么是生活。
有的人,已收获。
远方的列车缓缓进站。一群群操着不同口音的人或是背上行李,或是携着家眷,到达目的地。
不知何时,莘莘学子已经学业有成,开始自己的事业;失意的青年重拾信心,改变生活;有志之士抓住机遇,拥有自己的天地。几年,甚至更久的沉浮与磨炼,让追梦人褪去稚嫩、收敛轻狂、洗净焦躁、学会坚忍。当时光尘封了这段岁月,过去的种种如酒般细品时,他们会发现这里是梦开花的地方。
广州,称之为大气,不在于其宽广的马路,高大的建筑,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生活,而是她的包容。成功与失败,高贵与卑微,贫穷与富裕,都在这里找到自我的天地,所以,他们能够执着,能够坚持,即使遭遇冷漠与不屑。
有人说,广州是个没有星星的城市,深邃的夜盖住了整片大地,但是,就是这座城市,给了异乡人心中的星光。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来这里追逐他们的“广州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