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大学是象牙之塔,通常最纯真最美好的恋情都发生在其中。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无数青葱少女对大学期间的爱情充满了浪漫的憧憬,我也是其中一员。
然而转眼已大三,除了高中毕业发展的那一段为期不长的异地恋,我的感情依然空白,真正进入大学后一直没有萌芽新的爱情。有一段时间我实在想不通,条件又不差,为什么就是找不到自己心仪的人?别人问起怎么依然单身时,我都讪笑着,哈哈单身挺好的啊,广外资源不充足嘛。天知道大家是不是都默认为我还沉浸在过去的恋情里,无法自拔。经过一番分析,总算找到几点恋爱难的原因,我决定写下来,以儆效尤。
首先从高中同学说起。高中几年,同学之间的了解是最清楚的,而且朝夕相处,情愫产生得自然而然,不少人就从中找到了自己大学里的伴侣。可是我悲哀地发现,高中同学中有可能会让我心动的都去了省外读大学。没办法,我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喜欢那种有主见、有追求、有作为,最好体型还是有优势的男生,然而好男儿志在四方,这类男生一般不会甘心留在广东,他们向往外面的世界,渴望到远方去闯一闯,待到羽翼渐丰,就在异乡或者回家乡撑起一片天空。可想而知,如果和这类男生发展只能是异地恋,上一次恋爱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异地恋到底有多辛苦,而不宽裕的家境也让我不可能随心地翻山越岭去和意中人相会,只能依靠信件、短信、电话、网络。韩寒说,因为距离而产生的美感和思念都是暂时的,都是源于一方不在身边的不习惯,一旦这种不习惯被习惯了,距离便会发生其真正作用——疏远。风险高又辛苦,爱情就算再让人意乱情迷,也会有必须清醒的一天。至于在省内的同学,我不是说他们不好,只是都是兄弟多,再熟络也没有办法产生一丝心动的感觉。这样掂量掂量,高中同学这个版块实在没有发展的空间。
再放眼大学里的圈子。有些人缘分来了,在自己班里就找到了意中人,出双入对形影不离,携手齐看花开花卷潮起潮落,共享美好的大学生活……可惜我没有这种缘分,作为一个文科班,男生总共才五个,虽然都是非常会照顾女生的标准绅士,但是两年了,并没有一个让我暗暗有点什么心思,看来都不是我的菜。如果说再结交新的朋友,偏偏我这种性格又不是什么热衷社交的交际花,在熟人面前才嘻嘻哈哈越聊越热乎,面对半生不熟的人就浑身不自在,甚至看着一群人挂着出于礼貌的笑容无话找话心里就不耐烦,所以,通过人脉来拓宽新的天地这条路就走不通。而且大学里更多的是萍水之交,也许因为某个活动和某个人比较熟稔,但活动结束以后,就各自干各自的,没有了联系的纽带,过路人的角色马上明了。前面说过,我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水到渠成的感情才适合我,那种只凭感觉才认识没多久还不了解就开始的恋情,估计我也放不开,但是照这么看,大学里哪有什么机会日久生情呢?呜呼,难怪冒雨送午餐到宿舍楼下的,只能是外卖的小哥了。顺便说一句,我不喜欢叫外卖,连这个机会也没有。
另外还有一点。传说同年龄的女生永远比男生要成熟,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很多女生都希望自己的对象是比自己大的男生,有见识、能担当、会疼人。可是在大学里,放眼望去皆是同龄人。找师兄开刀,这话也只适合大一的小学妹,准大三的要找也不容易了,大四的师兄没准比自己还晚出生一年,而且都忙着踏入社会,也没多少时间和机会待在学校里风花雪月。要真正认识年龄大的,多是在出去工作以后,那时,美好的大学时光已经一去不返了。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我不是说单身不好,也不是急着要找一个伴侣消磨寂寞时光,只不过用理性思维来分析爱情这回事,会另有一番收获,而且生活调侃调侃更有滋味嘛。相信和我性格相近的同学也能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当然,现实残酷,憧憬不减,希望有一天我能再写一篇文章逐一驳斥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