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学期的一天,在某高校,一辆救护车呼啸而过,尖锐的鸣笛声让路人心惊。几个小时后,微博传出学校一名研究生跳楼不治身亡的消息。据说,跳楼的女生读研二,从小到大的路都是由家人安排好,未来的方向也已经做好了安排,然而她却想走自己的路。于是,两者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一个生命的陨落。
路,想来是每个大学生都会思考的东西。之前去过一家公司的写字楼,看到里面多是年轻的身影,要么在格子间埋头苦干,要么捧着大堆文件脚步匆匆。他们的神色,透露出工作的紧张和压力。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恐慌:未来的我,是不是也将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每天朝九晚五,挤地铁、上下班、挣生活?走出外面已是华灯初上,看到市区的灯红酒绿、摩登大厦,蓦然产生一种疏离感。未来的我求职或上下班的路,会不会也是如此,在一片霓虹中如同渺小的蚂蚁穿行,小心翼翼着不要走错方向?十几年的寒窗,最终就是为了这样的生活吗?
从小,家长就教导我们:好好读书,考好大学,将来才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不然就只能干苦力。这样的话语每天耳提面命,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目标一直很明确:考大学。经过激烈的竞争,终于进入到大学以后,却发现,脚下的路变了,方向多了,坎坷多了,并没有传说中进入大学的开阔明亮。曾经,我对大学有着种种美好的憧憬:不需要每天都面对书山题海,尽情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前景乐观任君选择,在大明湖畔、杨柳枝旁,谈一场山盟海誓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恋爱。然而现实情况是,课堂任务依然不轻松,五花八门的活动几场下来就感到了累和迷茫,前方的路并不明确,却越来越感觉到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至于爱情的开展,也不如想象中容易,甚至仅仅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不切实际,也长久不了。现实和理想总是有一定差距的,当真正身处其中时,才发现以前的想法幼稚得很可爱。原来,很多事情都是要自己亲身经历过了才能真正明白。而曾经设想的光彩照人的工作,放在残酷复杂的社会里,放在一栋栋高楼大厦里,为什么心底又会发出抗拒?大学毕业之后的路,又会和曾经的理想有多大的差距呢?
“总有一天要勇敢长大,抬头看着刺目的阳光,合上书页忘记美好的童话。”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自己的路有这样那样的迷茫,学习工作上的也好,情感生活上的也好,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中摸索,妥协,接受,走向社会,走向不可预知的未来。也许,人就是这样成熟起来的。
最近很喜欢看蒋方舟的博客,她的描写有不少地方能引起人的共鸣。“如果在一千个人中,有一百个人,有自己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的内心世界。一百个人中,有十个人有离开这个跑道,忠于内心的勇气。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获得了成功。那么未来的社会,也许将会大不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