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散文)人的这一生

文字:忘川堂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12-10 点击数: 分享至:

  小沈阳曾经说过,眼睛一睁一闭,一天过去了。人的这一生,就是在眼睑一次又一次的遇见与分离中度过的。事实上,人的一辈子可以用很多东西来度量,例如秒,例如吃饭的次数,例如使用过纸巾的张数。原来人的一生是可以这样量化的,用一粒米,一张纸来度量。我甚至不会惊讶,如果某某用科学理论精确计算出了人这辈子要吃多少颗米,穿破多少件衣服。呵,万恶的科学理论。
  如若人的一生确实可以量化的话,那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啊。因为,就在转眼中我已经浪费了许多秒,许多焦耳的能量。
  人的这一生是不能仅仅用量化的眼光来看待的,因为人不是一台可以精确计算的计算机。他有情感、思想,还有死亡——是的,我们是死亡的执行者,也是死亡的拥有者。
  所以人的这一生就变得有意思多了。
  人的这一生,他不必争分夺秒地用每一秒来做世俗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不必限定一辈子要赚多少的钱,不必绞尽脑汁去想在多少岁之前要拍几次拖,看几本书,学会多少东西,甚至是不必吃想像中的那么多米饭。
  人的这一生,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停下来发呆,懒散地度过一个下午;可以在一个深夜里突发奇想去白雪皑皑的北方看望朋友;可以在街巷的角落发现一个旧书店,在里面花费一个小时淘书;甚至可以有一天在下班的路上遇见自己的爱情。这些是用数学计算不出来的,它是未知量X,是可能,是毁灭,是绝望,也是创造,希望。
  人的这一生,我想,就是吃喝玩乐,勤劳勇敢。
  哲人硬梆梆地说过,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想必他应该没有享受过美食带来的乐趣。比起哲人的话,我更喜欢一位网友的说说:我拼死拼活花费几千万年爬上食物链的顶端,我不吃肉我不肥,我对得起这几千万年的演替吗?人的这一生呐,虽然不能作为一个吃货而存在,也不需要如同禁欲主义者一样在无时无刻的自制中度过。人的这一生不必时时刻刻都在追求意义,实现价值,他需要在人生的很多时候是为了吃饭而活着。日子阴霾的那些日子,他可以是为了和朋友喝啤酒闲聊而活着;心情忧郁的那些日子,他可以是为游乐园而活着;生病休息的那些日子,他可以是为了撒娇而活着。这样活着是多么有意思啊,无须一抬头就是一大堆数据与合同,无须一拿起书籍就是经济分析或者楼盘近况。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世界光明。上帝说,人,去生活。于是,万物欢欣。世界一开始是没有许多的框框架架的,人在上帝的口中只得到勤劳并且快乐地生活下去的神谕。可是,人现在却是如此焦虑地生活着,每天在地铁里站着打瞌睡。大家都在忙,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人的这一生可以有很多改变。只是我们都在害怕,害怕观念,害怕被边缘化,害怕成为弱势群体。于是,休息是可耻的自私;性取向成了道德的准尺;思想和声音会经过过滤器,变得没有杂音,频率高度一致。
  人的这一生啊,需要勇敢再勇敢,勇敢点,嘿,再勇敢点吧。向你爱的人说你爱ta,不论同性或者异性;大声地说,嘿,走近听听我的噪音。我爱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一段话:“时代已经脱节。啊,这是何等让人诅咒的因果啊。我竟是为了纠正它而生。”当我读到这段话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啊,这是何等的勇气。
  人的这一生啊,就是在吃喝玩乐,同时勤劳勇敢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