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海经·虚鱼
虚湖所处,乃虚无之境。湖面无波,风雨不改其平。有大鱼焉,或曰虚鱼。不知其所来往。七年一现,默然出于水面,其翅若垂天之云。居数日,竟登岸,以猛虎野兽为食,亦食人与树。岸则百年古树亦折,樵者以为便。
虚鱼之齿,十数年一换,尝有猎者得一,佩之于身,虎狼皆伏 栗,轻取而获丰。众闻之,皆欲得,遂裂之以鬻,嵌之于刀剑,自配上山,为狼所食,盖虚鱼之齿已碎,不复得用矣。
虚鱼之皮,厚如铠甲,无人尝得。
虚湖之大,此岸之人不知彼岸之人也,此畔之山不见彼畔之山也。
天地万物,皆映虚湖之中,皆为虚鱼所食。人居其畔,浑然不知彼岸之情状;人食其出,终不能知物之由来。虚湖之存久矣,而人不能识其十一。虚鱼之出短矣,而人不能逃其噬啮。以此观之,则何处非虚湖,何时非虚鱼。
不亦哀哉。
新·山海经·银琅
乾州之野产毒蝎,通身泛银而有光,一寸有余而剑尾十之六七,常匍于林叶之间,以蛛网为食。
尝有林中异士捕而食之以桑,不日竟吐丝而自缚成茧。异士大喜,把茧自玩,谓得奇珍。不意茧触手而不可除,居有顷,则异士通体亦成银色,纵有断臂之志而不及也。痛自五腑而出,异士断腕而寻药自医。待出门取水,忽闻身后窸窣有声,不及转身,竟遭千百蛛虫围噬,尸骨不复存。
毒蝎名银琅,见载于《异士录·奇药》。 “银琅有剧毒,体银而有光,剑尾寸四有余,以蛛网为食。独产于乾州东郊。所产赤霞珠为世间奇药。……乾州东郊有树曰银皮……于树下见死蛛,树上二尺必有银琅。以雄黄二两,硫粉一两,烧酒五前先后洒之,则可以银丝网捕得。”
银琅与蛛有怨,唯此需慎甚,得银琅后三月不可入乾州林中。
银琅身坚,需热茶籽油二斤,待兹然有声,嘙然有泡,将网与蝎同入油锅,静候一刻。捞起后酥脆去毒,用银钳拧下剑尾,可见指尖大小红丹一枚于腹内。以冰泉之水灌之以定型,此即为赤霞珠,奇寒无比,研粉与冰泉共敷,可治一切烧烫之伤。置其于火中则火不能伤人,置其于水中则水霍然成冰而剧毒,存之于银器则化而为水,存之于木则效长存。与成年长生草二株、靛树皮二钱(炒制,磨粉)、腐骨草三钱(取汁)同治,可得剧毒之冥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