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人人参与 创建绿色家园——写在2005年世界环境日

文字:实习生 李晶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06-05 点击数: 分享至:

   
   
人类只有一个可栖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则旨在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建设生态省、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环保实践活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

 

 “绿色校园”的缔造者

 

   每天都会看到一群蓝色的身影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同学们能安心学习,安然生活,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工作。学校的保洁人员每天工作16个小时(没有周末),早晨4点半就起床。负责拖地的人员要把学生公寓的地板拖一遍,并要保证在同学们起床前干;清理垃圾的人员要把垃圾清理好,放到集中点等待回收;另外,擦拭栏杆、消防箱,不定时地清扫过道、楼梯也是他们的任务。

 

 工作很多也很辛苦

 

走在前列的校园环保志士

 

  也许很少人知道,在女生宿舍2栋楼下有一个垃圾分类回收点,这是2栋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成员的心血,也是她们的骄傲。

 

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想是委员会的副主任唐丽琳提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同学们当中树立环保意识。今年3月份开始实行到现在,她们经历了很多困难,刚开始时经费不足,装垃圾的纸箱找不到,小工具也要自己买……但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又康超市帮忙留了纸箱;很多热心的同学帮忙在纸箱上画画,做装饰;楼下物管的工作人员也积极配合她们的工作……

 

 分类垃圾回收箱

 

该活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刚开始时自己也觉得这个方案不太可行,怕受到同学的冷落。但现在看来,同学们都很支持她们的活动,回收箱常常一个星期就很满。回收到的垃圾由我校勤工部的同学来收,他们自己也有一个旧报回收点。这样,废品首先集中在勤工部,然后由《南方都市报》的一个回收部门不定期来运走。

 

此外,该自律委员会还不定期在宿舍宣传栏贴一些关于环保的海报,希望有更多的人支持她们的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绿色先锋环保协会:我们希望走得更远

 

最近的一次“走近可可西里,聆听生命源头呼唤”的系列活动让所有看过的人为之动容,也让同学们再一次记住了环协。

 

环协成员(环协资料图片) 

 

相对上学期,环协这学期的活动更丰富更精彩也更有成效。隔周周五晚上播放的环保电影对传播环保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别出心裁的环保方案设计大赛和环保图片展示也加强了大家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而近期的参观铅笔厂和环保讲座系列活动更是在同学当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可可西里图片展(环协资料图片)

 

一位同学在看了关于可可西里的纪实片《平衡》后表示:“我以后再也不吃零食了,我要把省下来的钱为可可西里,为我们的环境做贡献……”

 

尽管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环协的成员们并没有满足,他们还希望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远,使更多的人关注环保。据悉,我校三十多名环保志愿者还参加了在白云山举行的广州市环教中心组织的环保宣传。

 

关注你我共同生活的环境

 

  在社会的大力宣传和倡导下,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校园里也很少看到有乱扔垃圾的现象。但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每天校园垃圾的去向。

 

我们的学生公寓每层楼都有四个垃圾桶,每天,保洁人员都会在上午和下午清理一次并送到学生活动中心后的集中点,再由番禺区市桥环卫处的垃圾车运到附近的垃圾场,大多数垃圾是以填埋的方式处理。

 

 清运垃圾

 

环卫垃圾车每天都会来两次,而我们学校的36个垃圾桶基本都是满的。尽管没有统计过垃圾的具体数量,但他们粗略估计了一下,大学城内有两辆载重7~8吨的垃圾车,每次都能装满。

 

绿色,渗进了我们的文化与文明。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应当了解国家环境所承受的重压,以及地球环境所遭受的严峻考验。爱国的公民都应爱护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