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迎接另一个学期,带来全新空气。新生来了活力增添,广外充满朝气”,8月31日,新生报到日的广外演绎一曲《广外欢迎你》。
上午7时许,新生们陆续到校报到,安静了一个暑假的校园一下子充满了欢声笑语。为了更好地迎接新生,展现我校对新生的人文关怀,校各单位、学院以及各实体在新生到来之际为他们提供了各种优质服务。记者从中剪取了四个镜头,为读者呈现新生报到日的盛大场面。
镜头一:“交警”叔叔全天站岗保证交通
早上6时30分,保卫处已经安排了40多位校内“交警”把守校园内的“交通要道”与主要“枢纽”。他们没有采取轮班制,而是每个人都要负责这一整天的交通秩序的维持和进校车辆的停放。
9时过后,天气渐热。而“警察”叔叔们却必须一直穿着严严实实的全套制服站在太阳下忙着指引车辆,还不时为新生及家长指路答疑。他们的敬业精神赢得不少新生及家长们赞许的眼神。

校警为家长指路
镜头二:我志愿,我快乐
早上6时许,各学院以及校团委、学生会等志愿小组已经各就各位,开始一天忙碌的志愿工作。代表团委、学生会和团联的志愿者小怡一上岗位就忙碌起来。据她介绍,志愿者的工作是指引新生及其亲友到相应的学院接待点,若遇到新生需要帮忙提行李,他们就暂离岗位帮新生搬运行李。
当被问到做迎新志愿者的感受时,她淡然一笑,说去年自己也是这样被师兄师姐迎进校门的,感觉很温暖,所以今天做迎新志愿者没想太多,觉得理所当然。说毕,她又大步迎上去,笑问家长:“请问您是哪个学院的?”而经验相对丰富的大三同学小曾则说,现在的志愿工作相对简单明了,因为各个学院的迎新工作越来越具体明细。

志愿者:一切为新生服务
镜头三:前瞻性服务,充分准备迎接新开始
和往年一样,各学院的辅导员也都参与到所在学院的迎新工作中。面对这些朝气蓬勃的新生,东语学院07级辅导员费俊慧有新的评价。他说,这一届的新生总体表现得比较独立,大部分都独立完成新生报到的所有程序,没有让父母亲友帮忙。“08届的新生特别懂礼貌,在报到前都会说声‘师兄师姐好’,让忙乎了一个早上的志愿者心里感到特别甜。”看到这些对大学生活充满热情的学生们,费俊慧希望他们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做足准备迎接美好的开始,同时也要继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也一如既往地出现在新生接待处的咨询点,为学生、家长解答疑问。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昶斌说到,在迎新这天,学生家长咨询得比较多的问题集中在关于就读专业、未来就业等情况。少数家长会着重关心孩子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如何转变角色、适应社会的问题。徐昶斌认为这表明了现在的学生家长比较看重将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学生提前认识到这一点,对将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徐昶斌也寄语新一届的新生能尽快适应环境,转变角色,了解自己的专业,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科学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
镜头四:商家亮奇招为新生服务
“新生购买热”这一商机早已被校内外商家挖掘,他们纷纷想方设法,亮出各自的绝招,吸引新生的眼球。
奇招一:超市便利学生有新招
兴安超市广外店早在8月30日上午就开始在北校学生宿舍13幢前空地搭棚摆摊。在摊前,提桶、风扇、凉席等生活用品样样齐全,锁头、衣架、面盆等颇受新生的青睐,而新增的书摊、公仔摊也不乏新生驻足。

宿舍楼前的小集市
兴安超市广外店店长告诉记者,今年特意增添冰柜,为新生及家长“解火降温”。他表示,作为广外的校内超市,用自己的专业服务热情地每一位新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这也是兴安超市“便利生活每一天”的宗旨。
而位于北门外面的又康超市则专门为新生制作了一张名为“新生入学必需品”传单,详细地列出新生的所有日常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品。
奇招二:“优惠+活动”促销吸引新生眼球
中国移动动感地带打着“中国移动动感地带迎新活动”的横幅,在北校学生宿舍3幢门前举行促销活动。凡是参加现场游戏活动的同学,可以凭借小票在动感地带的专柜上获得充值优惠和入网优惠,其中“买100送50”的充值优惠吸引了不少新生的眼球,现场人头涌动,热闹非凡。
奇招三:清心阁免费试饮
我校勤工助学中心实体之一云山清心阁则不同于校内外超市的营销方式。该实体淡化商业气息,倾情为远道而来的新生提供免费试饮。此外,该店还特别推出优惠产品,让新生在初来之际便感受学校浓浓的人文关怀。

清心阁的试饮广告
勤工助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华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勤工助学中心响应学校的号召,淡化校园内商业气氛,将各项宣传活动推迟进行。中心还组织部分员工参与迎新工作,帮助接待新生。此外,他还指出,学校勤工助学中心还将在开学后不久后为贫苦学生提供足够的岗位,以获得一定的日常生活费用。
在广大师生的努力下,迎新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已入学的新生们大多已在“新家”安顿下来。据悉,新生们将于9月1日迎来他们的首次“聚会”,届时新生们将相聚一堂,共同迎接这一个崭新的开始。
采写:广外新闻社记者 林惠娟 张如瑾 杨舒雯 黄博纯 谢琳琳 郑文岚
摄影:广外新闻社记者 胡烨 陈嘉敏 林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