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翻译学院陈今晶:多语言服务,激动与感动

文字:09MTI陈今晶,通讯员:金明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11-25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 感动源自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志愿者们朝夕相处,共同迎接困难,这期间积累了怎样深厚的情谊?让我们走进多语言服务中心团队,听听陈今晶的心里话。

  有幸得到老师的推荐,成为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的一名英汉口译热线志愿者。从参加培训到正式上岗,从亚运会开幕到即将闭幕,我与中心的兄弟姐妹们一起体验了作为服务社会的志愿者所经历的感动与激动。

  感动主要来自多语言服务中心这个团队的团结、各成员的奉献精神、以及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关怀。激动主要来自作为多语言中心的志愿者,接到口译电话、顺利完成电话口译的时刻。


陈今晶在多语言服务中心

  我们团队的团结,离不开校团委为我们精心安排的拓展与培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学城培训基地所进行的拓展活动。活动中,我们被眼罩蒙着眼睛,找自己的队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给予队友信任,也赢得了队友的信任。我们十个人一组,每人拉起一条拴在同一个鼓上的绳子,配合着控制鼓的上下,尽可能让球能在鼓面上蹦更多的次数,这个游戏叫“鼓动人心”。我们从刚开始只能维持两三下的菜鸟水平,上升到了二十几下。我们从团队的合作中得到了信心,然后一次次的打破记录,最后达到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一百多下。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扬起绳子,我都能感受到大家在互相勉励、共同努力,我们的心在一起跳动。那一天,我们重复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很给力”。那一天,我深切的体会到,一个团结的团队,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多么的自信、多么的开朗、多么的感恩、多么的乐于奉献,可以让一个人超越自我。团结就是力量,这一次我不是用思维理解了,而是用心感受到了。

  中心正式开始运行后,我们最期待的就是接到为中方工作人员和外宾进行口译的电话。我们人虽然坐在电脑面前,戴着耳机,对着耳麦,但是我们的心是跟热线另一头的工作人员和外宾站在一起的。中心有一个漂流本,一天天在各成员手中传递着。当漂流本第二次传递到我的手中时,发现原本只开了一个头的漂流本,居然已经写满了正面,又从背面开始往下写了。满满的字迹,让我感受大家都在全身心的投入。We’ve written so many pages, because we care。漂流本中有成员提到,“听到外宾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反而比他更急”,“等待口译电话的心情就像在等Mr. Right的电话”,看到这些,我不由会心一笑,多么可爱的志愿者。


工作中的陈今晶

    由于中心工作的特殊性,亚运期间,我们实行24小时的轮班制,所以每个成员都会有要值通宵班的时候。轮到我值通宵班的那几次,虽然感受到了累,但是每次看到队友凌晨时分接到电话,马上调整状态、兢兢业业的为来电外宾和工作人员口译时,每次去洗手间看到在中心外面坚守岗位的保安工作人员时,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

    虽然在工作中也会接到骚扰电话,但是这不影响我们期待接到口译电话的热情。那么,到底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热情的期待呢?我觉得,因为这就是我们做志愿者的初衷,我们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广州亚运会、为这个城市、为这个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当我们所服务的对象由此而得到了帮助,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有了意义。有一天我接到了从医院打来的口译电话,后来问题解决了,医生挂了电话,我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我真切的感到,我很有幸能够帮助这位受伤的运动员,我为自己所做的志愿者工作真实地感到光荣,而且我还由心底生出这个念头:以后要更加努力的学好自己的专业,更好的帮助别人,帮助更多的人。

    亚运会即将顺利闭幕,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为亚残会服务。我很珍惜在这个团队服务社会的每一天,每一天我都为队友的团结、服务亚运的热情所感动,为领导和老师出于关怀、为我们做的工作所感动,每一天我都为接到口译电话而激动,为成功解决外宾和工作日人员的问题而高兴。在多语言服务中心的日子里,我们笑得如此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