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15日,天气阴凉阴凉,这是个外出的好天气。七点正,我们管理学院“情系红树林”三下乡服务队的调研组一行五人和陈筱芳教授在梁书记的带领下,骑着自行车前往距离学校十公里左右的廉江市红树林生态保护区。
一路前行,大家心情异常兴奋,我们前往的可是中国连带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总面积近2万公顷。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风情?今天,我们终于有幸一睹为快。
七月,是丰收的季节,在我们前行的路上树木林立,稻香飘飘,空气异常清新。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终于来到了红树林生态保护区的进口牌坊,牌坊前后各有一对对联,前曰:“点化方知土刚生,相遇以为地尽头”,后曰:“同在蓝天下,搏斗海陆间”。这两对对联,将勾起人们对红树林怎样的联想呢?而我们,已迫不及待地走进红树林,与之零距离接触。
刚进入林区几米处,导游梁书记就介绍了红树林中一种新的树木种类,它长得高挑,树枝疏散,是由孟加拉湾引进的无瓣海桑。其右边是面积不太大的红树林苗圃。据梁书记介绍,由于红树林苗圃还不具规模,而且红树林基本为自然生长,所以红树林目前还不能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在梁书记介绍过程中我们惊异地发现,林中泥土上爬满了貌似螃蟹的红色小动物。梁书记介绍说:它名叫红牛,红树林里到处都是。
放眼林区,一片绿意,遥不及边。随着梁书记的步子,我们已钻进了红树林里去。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进入红树林,必须等早上退潮以后我们才能够进入,傍晚涨潮后,整片红树林都将被海水淹没。梁书记说,在这退、涨过程中景象十分壮观!
进入红树林,我们行走在一个个类似桥墩的水泥圆柱上,由于这些柱子长年浸泡在海水中,退潮后会很滑,因此每个柱子表面都镶嵌着许多凸起的小石头。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一种植物群落。主要由红树林植物组成。然而红树林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是红色一片。关于它的由来梁书记向我们介绍了三种说法:第一是它的叶子可以提取红色汁液;第二是剥开树皮,树木里面呈现红色;第三是国民时代,红兵来过此地打游击战而得名。
区内有珍贵的红树林树种24种。当我们一行人沿着那弯弯曲曲由一条条圆柱延伸的“羊肠小道”行走时,梁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沿路见到的六种树种。首先见到的是木榄群落,最吸引眼球的也许是它的种子吧!那种子长长的一条,约有十厘米。梁老师说,当它成熟时,种子就会掉到疏松的泥土里,然后长成幼枝,这种植物属于胎生植物。一路前进,我们感觉像进到了桃花源,虽没桃花源的阵阵清香,却有木榄给我们带来的赏心悦目。木榄的树干很粗很糙,有排盐的功能,而且那树干很结实,如果烧成炭,放出的能量很多。梁书记说以前很多村民把它们砍回家作柴烧,后来红树林被列入国家生态保护区后,当地政府采取很多措施来保护红树林,成效很好。
云压的很低,突然下起了小雨,我们已经忘记了要撑起雨伞,继续认真地听梁书记津津有味的介绍。桐花树干比较小,挤在木榄间生长,两者共同努力抵抗海水的入侵,见证了那对对联:“同在蓝天下,搏斗海陆间”。仰头处,枝叶茂盛,低头处,树根形状怪异,如拳头,如膝盖,如板块。不管如何,这些树木都为了能牢牢地固定于肥沃的泥土里,继续生长。此外,我们还接触到了红海榄、海膝、秋茄(又名水笔仔)等等植物,收获巨大!
这次探访,一切都如此的新鲜,一切都令人欣喜,大家都觉得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当那路接近尽头时,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吟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零距离接触红树林,我们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