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十天弹指飞过,三下乡活动就这样完结了。回过头来,细细体味其中的苦与乐,得与失,发现好像忽然就长大,忽然就懂了许多,对人生也有了新的感悟。
我在这次活动中担任了调研组的组长,总的来说,调研工作在六位组员的通力合作与努力下总算顺利完成,虽然在此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困难,也会因意见不一致而出现激烈的争论。但我们在此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不单是工作方法,还有待人处事的方式。在这种争论中,大家的思想碰撞,相互交融,比起只是服从分配地工作的方式获到了更好的效果。
“三下乡”的本意是希望通过下乡的活动,把我们的知识送到广大的农村,为农村的建设作贡献。带着这样的理想,我们参加了这个活动,但发现其实能做的东西并不多,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利用这短短的十天为当地做最多的事,最后是否能真正为当地做什么贡献,我们没有把握。但是我们却实在的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怎样去生活、去待人接物。
在日常工作中,想要事倍功半就必须学会与人沟通的方法,调研工作更是如此。有组员这样说过,有组员这样说过,经过这次调研工作,我学会了怎样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随随便便就聊上好几个小时。是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待人接物。社会的激烈竞争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自我增值,“三下乡”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舞台,我们的组员们曾经认为调研组的工作没有义教组的有井有条,也没像法律宣传组的那么有意义,或许我们做的很多事在别人看来很轻松。但经过这十天,我们六位组员真正地了解到调研工作的艰难,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位不了解我们工作的大叔,他就破口大骂我们在那游手好闲,是什么大学的学生啊!在那一刻我们心中有说不出的苦,说不出的难受,的确是有点泄气,但是工作已到一半我们都知道我们不能放弃啊。那一天我们几个都满怀心事地回到了东向小学。不过,现在当我们坐在一起说起这件事时早已释怀了,因为我们有了我们自己一手一脚做出来的成果,这可以证明我们这几天不是在游手好闲的,我们是在认真地朝着我们想要的目标迈进的!
“三下乡”圆满结束,但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要为我们的生活而努力,为我们的未来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