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外事接待人员培训大会在广外召开

文字:商英资讯部 经贸学院 新闻社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10-17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011上午,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外事接待人员培训大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B8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对外联络处处长、交易会外事办副主任彭巧玲女士出席本次大会并作外事接待培训,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科技干部学院我校经贸学院和商英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培训大会。
 

    大会现场

   会上,广交会外联处彭处长为大家做了培训动员报告。彭处长简要回顾了广交会的历史,强调本届广交会正值五十华诞,百年盛典,高度评价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长期以来对广交会的支持和热情服务,也对广外学生参加历届广交会的实习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接着,彭处长就外事接待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重点培训,并希望同学们以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安全意识和纪律观念开展外事接待服务工作。

彭巧玲女士给与会人员培训

 

  随后,商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谢应东在大会发言,他指出,广交会是我校的专业实习基地,它为我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精心组织学生参加交易会实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他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与广交会的长期友好关系,实现合作的双赢。他要求实习学生珍惜实习机会,发挥专业特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第100届广交会的实习工作中去,出色完成大会组委会安排的外事接待任务。 到场的兄弟院校的老师代表先后发言,承诺将在广交会中把最优质的服务带给客商,以最高的热情完成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推动中国外贸事业的发展。

 

会议尾声,经贸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康为茂老师还特别为经贸学院415名学生作动员工作,他提醒经贸大家“外交无小事”,在广交会上的每一名学生都应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自我,实现价值,以最出色的工作展现广外大学生的风采。

 

学生们均表示获益匪浅,并承诺一定全力以赴做好外事接待工作。


链接:

   创办于一九五七年、每年于春秋两季各举办一届的广交会(全称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将会于200610151030迎来50周年诞辰。对这个举办了百届的辉煌盛会,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表示, 今年广交会规模为历届之最,目前邀请的采购商已近30万户,而因为是第100届广交会的缘故,届时将举办庆祝活动。

第一届广交会

 

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1957年春的广州应运而生,第一届的广交会有13个交易团参展,展示商品1万多种,第一年即成交8657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而在20世纪6070年代。广交会在“文革”干扰的情况下也没有间断,所以有个这样一种说法,文革期间,中国只有两件事没有停顿中断过,一是研制原子弹,二是举办广交会,在此期间年成交额和到会采购商人分别突破50亿和4万人,为改革开放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今年的百届盛典,广交会的总展览面积达到了57.6万平方米,展品种类超过了15万种,春交会的成交金额更是高达322.2亿美元,拥有211个国家的参展商共13686家。这些代表着中国经济进步的数据令笔者更加期待百届广交会的另一个交易高潮,不难预料,会有更多的数据被刷新。

 

                               历届广交会成交额

 

广交会对于广外的学生来说,绝对不陌生。因为广交会是我校的"省级实习基地",也是经贸学院学生的固定实习基地,每个学期都有许多的学生到广交会参加实习,更有不少同学到此寻找翻译工作目前,全国的外语外贸学院中只有广外,北外,对外经贸大学与广交会保持的密切的联系。

 

广交会自创立以来,创下举办历史、展览规模、参展企业规模、到会采购商国别地区和人数、洽谈成交量、会展经济效应等多项中国第一,以及参展企业、到会采购商国别地区和人数两项世界第一,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第一展”。但从整体来看仍有不足,与世界最佳展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广交会的“硬件”设施已有一定的水平,流花湖展馆和琶州展馆都有良好的配套设施,但广交会缺乏的是“软件”,它需要的是向国际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需要转变观念,改善体制,特别是围绕着客户的服务,着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流花湖会馆

 

  广交会是一座连接着中国与世界的桥,更是一个展示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窗口,在这个技术和贸易信息交流的十字路口,为中国贸易往来提供了十分便利有效的交易场所, 五十年的发展记载着昨日的辉煌,但我们更相信广交会在超越自我,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