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英学院召开广交会实习总结暨表彰大会
本网讯 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第100届广交会实习总结暨表彰大会于12月6晚在北校六教报告厅圆满举行。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对外联络处综合科科长陈少伟,联络科科长曹永强,广外大学生工作处处长林绍雄、副处长赵烨,商英学院院长蔡芸,党总支书记刘袆、副书记谢应东等领导老师出席了本次大会。

蔡芸院长为大会致辞
蔡芸在致辞中指出,广交会不仅是个商业场合,更是一个广大学生将知识放到现实中检验、在实践中思考学习的平台。同学们应该从广交会的每个环节中学习,全面提高实战能力,为今后的事业打下牢固基础。合作单位高度评价了商英学院师生在广交会的工作水平及合作精神,他希望今后的广交会越办越好。
陈少伟表示,广交会与商英学院的合作历史久远,为商英学子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基地及施展才华的平台,广交会与商英的发展息息相关。他对商英学子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赞扬同学们将接待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纪律性强,素质高,配合默契。同时他提出,广交会日趋国际化,希望部门组织更多岗位,建立更多施展才华的平台,也希望广大商英师生继续支持广交会,为中国外贸出口事业做贡献。

优秀实习分子代表领奖
优秀学生队员代表实习感言之后的ppt展再现了商英与广交会合作30届的光辉旅程。最后给予67位优秀实习生(其中12位优秀队长,55位优秀实习分子)的颁奖为本次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商英学院)
珠三角德语教师齐聚广外 共商教学进修事宜
本网讯 2006年11月3日至4日,来自珠三角的40余名德语教师共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展为期2天的教学研讨会。
本次活动由驻广外的 DAAD教师Thomas Korytko以及DAAD广州咨询中心的Beate Rogler女士组织,得到了德国歌德学院的大力支持。研讨会上,德国著名语言学家Hirschfelde教授详细介绍了德语语音基础阶段的教学方法,并与其他教师做了许多生动的探讨和试验。
据悉,目前正在广外进修的Dr.Ursula Hirschfeld教授是一位在德语国家享有极高声望的语言学家,她研究的的专业领域包括德语发音及语言学,曾发表无数权威著作,其中多本著作被作为教科书使用。此次她在华进修全部费用由歌德学院资助。(西语学院)
校学生会开展“面对面”活动
本网讯 12月7日下午,校学生会全体部长级以上干部齐聚相思河畔,详细记下了同学们对学生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回答了同学们咨询的相关问题。
据校学生会北校区执行主席李研频介绍,此次“校学生会与广大同学面对面活动”是学生会第一次举办类似的活动,旨在加强校学生会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增进互相了解。在今天的活动之前,学生会已经对本学期所组织的“新生军训”、“秋之声”等一系列大型活动进行了总结宣传。在今年的工作中,学生会将会更贴近同学的生活,实施一系列的“服务性活动计划”,例如首届“金勺奖”美味菜式评选活动、关爱女性系列讲座、交换空间等,希望能为同学创造一个更为舒适方便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会还计划以后每学期举办一次面对面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互动。
此次活动获得了前来问询同学的一致好评。大家表示,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令校学生会的工作更加透明化、公开化,拉近了与同学之间的距离。
又讯 首届“金勺奖”美味菜式评选活动今天下午在相思河畔举行了简单的抽奖仪式。两点半,后勤处周知副处长和校学生会秘书长林宏伟老师来到抽奖地点,从装满参与投票同学名单的纸箱里各抽出了20名幸运儿,剩下的20个名额则由校学生会北校区执行主席李研频和执行副主席韩欣利共同抽出。这60名中奖者将在下个星期四前往南校区现场品尝并担任大众评委,最终选出本次比赛的各个奖项,还将获得50元饭卡费。获奖名单将于今晚在新闻网公布。(孟晓姝)
西语学院举行语音语调大赛
本网讯 11月30日晚,西语学院历年必不可少的一场学习大赛――新生语音语调大赛在第四教学楼落下帷幕。

德语一等奖得主蔡丽莎认为,读好一首诗,最重要的是了解其内容和感情基调。 获得法语一等奖的《雨巷》朗诵者汤天颖说:“其实诗里还有一些地方不理解,所以我去听了几遍中文朗诵,用法文读时中文也一一浮现在脑海里,这样情感也就出来了。”
法语系外教Martine认为,读诗是以一个学外语的好方法,除了注意语法和发音外,读诗的感觉最重要,只有理解意思,读的时候身临其境,才能有好的效果。“关于语音语调,我看见很多学生总是自己一个人读课文练发音,这样不好,应该多找朋友、高年级同学或老师来及时纠正自己语音语调的错误,这样才能提高。 ”(张丹珣李立/文 王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