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07三下乡】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号角吹响 99支队伍整装待发

文字:黄云霞 实习生 谢颖怡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07-02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7月2日上午9点,广外大200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B8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活动由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主办。校团委副书记何越晖主持。

  到场的领导嘉宾有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如新,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部)院长詹文都,校团委书记刘志军、副书记谢秀兰,组织部副部长黄秀娟,宣传部副部长李江,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杨敏生以及三下乡队伍代表等。

  三下乡规模创新高,再续往年辉煌

  大会首先播放了一段记录去年三下乡足迹的PPT,屏幕上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感人的场景令在场的准下乡队员们增加了一份对三下乡的感动和期盼。


大会在国歌声中开始

  许国彬为大会作了发言。在发言中,许国彬结合自身经历告诉大家参加社会实践能磨炼意志,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意义非凡。


许国彬寄语三下乡志愿者

  接着,许国彬介绍了我校三下乡的情况。他指出,多年来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呈现出“机制规范化、项目品牌化、基地长效化、实践途径多元化”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环环相扣的“社会实践系统工程”,得到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中央三部委调研组、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与会省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一批又一批教师和学生获得奖励。许国彬还介绍到,今年我校经过申请、审核、批准,共组织了99支队伍,2272人参与“三下乡”,建立了54个示范基地,创下我校“三下乡”活动队伍和人数的历史新高。

  最后,许国彬表示,广外大的社会地位正不断提高,但全面了解广外大情况的人不多。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就是对广外大最好的宣传。


队员代表发表感言

  商英学院吴艳婵同学作为今年三下乡队员代表也作了发言。她说,去年下乡一开始时当地学校对下乡队员并不信任,但在他们的努力下,举办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最终赢得了信任和尊重,这为今年三下乡队员做出了表率,也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讲解与培训 为提高“三下乡”成效做保证


受旗代表挥舞旗帜

  大会上进行了授旗仪式,许国彬等校领导授予了15个单位代表实践旗帜,赋予各单位以广外大人的身份参加“三下乡”活动。代表们挥动着象征殷切厚望的旗帜,授旗仪式在旗帜飘飘中完成。


刘志军希望能小中见大,提升“三下乡”成效

  大会的第三环节是讲解与培训。讲解环节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刘志军给大家讲解了下乡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要调整心态,了解当地情况、收集好材料,注意安全,提升质量,履行好队长职责六部分。刘志军指出,三下乡实践要善于小中见大,从小题目中反映我国国情、民情,便于以后参加各类调研大赛、学术竞赛,让下乡经历与学术结合起来,提升“三下乡”成效。

  在大会最后,南校新闻社社长兼主编甄晓晖给大家介绍了新闻写作技巧以及要求。他说,“三下乡”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孩子们放飞梦想。因此,用镜头、文字把这一活动记录下来也具有非凡的意义。他针对发稿数量,文字、图片格式等提出了要求以及建议,建议各队伍要珍惜仅有的三次发稿机会,抓好重点,提升新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