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级翻译学院韶关梅花镇“三下乡”小组十人组成的两个调研小组分别走访了几个同学家。这一行,我们了解到了农村孩子的梦想与父母的期望,也看到了在艰苦的家庭里孩子们与父母那沉甸甸的亲情,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感触很深。梅花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雄纠纠,气昂昂的高翻服务队
我们首先去的地方是燕凤的家,一路上由她带着我们。伴随着阵阵欢笑,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她家。一走进燕凤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面贴满奖状的木墙。“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等奖状让作为“老师”的我们都感到很自豪。和我们交谈的是燕凤的妈妈。一开始,她就很热情地与我们攀谈了起来,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在最后队长东明还开玩笑地对燕凤的妈妈说,“以后燕凤要得更多的奖状,哪儿墙破了就把奖状贴哪儿,到时候整个屋子都金金闪闪了”,大家又笑成一团。

我们在燕凤家
在谈话的过程中,当我们问及家里的情况时,母亲的话中则透出一阵阵忧虑。燕凤家里有六口人,也就是除父母外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母亲说:“只有父母有分到土地,每年收获的粮食都做了一家人的口粮,基本上没有什么余粮,所以更谈不上有粮食可卖。”此外,她还谈到家里的副业也不景气,加上今年少雨,农民都没法插秧。最是严重的是,天气助涨了物价,比如小猪太贵,很多农民家也就没有喂猪。现在,这个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便是父亲间断地外出打工挣的钱。

田地里的一家子
由于家里的经济原因,燕凤早在六年级就辍了一次学,去顺德打了半年工,然后再回家继续读书。说到燕凤的将来时,母亲很希望她可以继续读书,乃至到大学,但是又显得很无奈,毕竟这个家庭能很难拿出那么多钱供子女读书。说着说着,燕凤的眼泪就涌了出来,那两行忍不住的泪水让我们心里也翻腾了起来,我们都知道这只是燕凤经受的磨难在人后泪湿枕巾一小部分。尽管母亲也是满眼泪水,她还是继续应酬着这一切。面对各种困难,坚强地向前是饱经岁月打磨的母亲的信念。

我们在梅花的路上
感动永远不会是太多。我们的第三站是去到了秋英的家。她家离梅花中学也是半小时路程。在秋英的家时,她俨然成了一个女主人,又是请坐又沏茶。一会儿后,还在忙着插秧的父亲回到了家里。见到她父亲地一眼,汗水湿了大半的衬衣、黝黑又粗糙的肌肤和劳苦生活额头上留下的皱纹让我感觉到了他就是我们一直赞颂的普通却伟大的父亲。他很热情地为我们介绍着家里的情况和对自己子女上学的打算。他家里情况也不好,有六个子女,秋英是老二,父母负担很重。他在韶关一边打工一边照料家里,没个月都会回来帮忙做农活。但是和他交谈时,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们深深感动。
他说他的大儿子不想读书,就在初中毕业后帮别人修车,“本来是叫他去当兵的,他不愿意去,那也就算了,还不是为国家嘛!”

热情的孩子们
“我知道我的负担很重,但是我不会去管别人的看待,我会让我的子女读书,只要他们有能力。”
他总是为女儿着想,白天让她在自己的房间开灯看书也不会让她在客厅看书,因为担心有其他的人打扰。“一个月多交电费都可以,只要她(秋英)是在好好地读书。”所来有些简单,但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处在农村贫苦家庭的父亲的一句有责任又很实在的话。
看到他如此地细心友善又有责任感,我们不禁赞到:“叔叔,你真的是一个好爸爸!”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到,“不好那么说,你不要那么说,这本来就是我们当父母的责任。”
在我们准备离开时,我起身准备与这位平实又伟大的父亲握手道别,他热情地伸出了双手迎了上来,并不停地道谢。从那粗糙结实的大手上,我能感觉到一种让我深深地被触动力量,它承载着一个父亲的沉甸甸的责任,托起了六个孩子的天空,赋予了孩子们的人生的阳光。

梅花的孩子们,加油!
在梅花镇还有很多象燕凤和秋英一样的孩子们,他们就象一朵朵梅花,傲风历雪,凌寒开放。这里还有许许多多和燕凤秋英的父母一样坚毅的父亲母亲为了孩子的未来不辞辛劳。让我们一起继续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希望并衷心地为他们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