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李嘉卉)詹德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1970年,适逢国家在经历了几年“文革”动荡之后首次恢复高校招生,经过一定程序的选拔,14岁的他告别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来到广外,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往后的日子里,他经历了当学生和当老师、再当学生和再当老师的几个反复。当学生的他后来是博士,当老师的他现在是教授。而我们都知道,他是我们学校西语学院的院长。 詹院长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与其说是采访他,还不如说是跟他聊天。我们聊了很多:从他读大学时的情景、感受、趣事到毕业留校从教的心路历程,从他在国内外求学的感想到对于生活、做人、读书、求学的看法。 在聊天的过程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他对生活和读书求学的思考。(Z:詹院长,L:记者) L:詹院长,人生的第一要义是生活。如何对待生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在您心目中,什么才是应有的生活态度呢? Z:人是千差万别的,一个人一个活法。人的一生几十年,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而且并非个人所能左右的事情。恐怕很少有人是先确定好了生活态度,然后再按照已经确定的态度去生活的。应该是反过来,生活的经历和感悟使人一点一滴地积累起自己的生活态度。说起来,人的一生是很难如意的,甚至可以说是很可悲的,因为生命不能重复。当你悟到了一点所谓生活真谛的时候,也许你已经开始老了。你一片好心地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告诉比你年轻的人,希望他们活得更好,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效果并不理想。道理很简单:既然生活态度是每一个人自己悟出来的,那就要靠自己去悟,教是很难教会的。因此,关于生活态度,可以谈,可以交流心得,但不可以强求一律。 L:那么,您的生活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Z:我自己的生活态度,我觉得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三句话:身心健康地活着,永不知足地读书,脚踏实地地做事。我只能说我一直在努力这样去做,做得还很不成功。 L:有位西方哲学家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提起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惯于用“浮躁”来形容。您虽然是生活在校园中,但社会上的风吹草动您大概也有所感知吧。对于“浮躁”,您是怎么看的? Z:什么叫浮躁?我看所谓浮躁,就是因“浮”而躁。浮名、浮财、浮华、浮词、浮夸等等,每一样都放不下,而且还要不断加码地为这些东西抢时间、争速度,哪能不“躁”?!现在的确人人都在抱怨社会很浮躁。可是,在抱怨社会浮躁的同时,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是否也浮躁?如果是,那为什么浮躁?能不能不浮躁?或者少一点浮躁?作为读书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最要不得的就是浮躁。我觉得关键是个人要把握住自己,修炼出一点在浮躁中善取宁静的真功夫。中国和俄罗斯都有一句相同的格言:宁静致远。 L:您已经涉及了一个立身处世的问题,也就是做人的问题。说起“做人”来,我们都总是千头万绪。学会生活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会做人。对于“做人”,您有什么心得要和同学们分享的吗? Z:这个话题太大,太笼统,我不敢自信能够说明白,只能试试看。有一句话曾一度风行全国,几乎成了具有格言意义的口号,那就是:“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我是个男人,又属于无名小辈,自然不可能生出那样一种感慨。不过,做人很不容易,这倒是不假的。不容易,但是还得乐滋滋地做,做出尊严,做出品味来。 几十年看下来的结果,我只悟出了一句话:“做人是一辈子的,而名利、官职、风光等等都是暂时的。”我所依据的道理很简单: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要作为一个普通人去度过的。而做人的真正乐趣,比如亲情、友谊、自由、和谐等等,恰恰就在做一个普通人的时候才能感受得最充分、最真实。我这样说并不是有意把做人和人们正常追求的东西对立起来,而是说,一个人不管获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把握好做人的要义和原则。有些人不大明白这个道理,一朝得势就忘乎所以,结果往往是要么众叛亲离,要么身陷囹圄,连普通人都做不成了。这样就很不划算。 L:詹院长,您身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您觉得,时下大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比较突出的问题吗? Z:应该说,考进我们学校读书的学生决大部分都是很优秀的。你想想,由小学到中学,由中学到大学,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考进来了,很不容易。作为学生,应该珍惜自己的努力成果,珍惜和利用好大学这段宝贵的光阴。至于说有什么突出的问题,那我也坦率地说点我的看法。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也比较普遍,那就是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学会或者没有完全学会拜师求学。我做过一些调查,问学生上过些什么课,他能够告诉你。问某门课(尤其是公共课)是哪位老师上的,他可能就说不出来了。再问这位老师上课有些什么特点,那就更加问不出名堂来。据我长期的观察和了解,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向身边的老师问学求教的主动性,不懂得主动去了解老师的特长和强项,以便于向老师问学和讨教。我问一些学生,为什么放着这样的条件不去利用?守着这么多好老师不去问问题?学生说怕跟老师说话,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想想看,一个大学生,如果真是连落落大方地跟老师说话都做不到,将来怎么能够从容得体地跟陌生人打交道呢?还有一些同学,他们读书的态度过于功利。选修课程,哪门课最容易拿学分就选那门;哪个老师对学生要求松,分数给得高,那个老师就好。这就不像话,不是读书求学所应有的态度。 L:那您觉得,书应该怎样读呢? Z: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长知识、长智慧和长才干。所谓知识,一是要知,二是要识,也就是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是“识”的前提,“识”是“知”的深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的思想和智慧不断发展和完善。可是有不少学生只满足于“知”,不愿求“识”。老师讲了,笔记做了,结果或结论知道了,就以为是学到知识了。其实不然。如果仅满足于知道现成的结果或结论,满足于用一些现成的概念甚至口号去做概括,不会或者不善于深入到具体过程中去分析和思考,这样的读书恐怕就不能算是会读书。读书人不能满足于知道现成的结果或结论,更不要随便跟着别人喊口号,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注意:是想法,是思考,是一种基于广博的知识和包容的心态之上的思考,而绝不是固执己见。激发和活跃思考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与人交流和讨论。而老师正是学生首先应该纳入交流对象的人。 还有一点我认为也很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劳动分工和专业划分变得越来越细。这就使得具体的个人客观上必然也会随之进入一个越来越狭窄的知识领域,思维也就难免会变得狭窄起来。我们不但要看到和懂得这一点,而且要有意识地学会从这种越来越狭窄的知识领域中超越出来,站到一个更高更开阔的位置上去看问题和思考问题。这就意味着,不能光读自己专业的书,更不能光读那几本教科书,而是要把阅读的视野放得开阔和广泛一点。能做到这样,才算是进入了一个比较理想的读书境界。 跟詹院长谈了很多。在和他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不喜欢溢美的言词,也不要虚假矫情的语句,言辞间散发出一种学者的执着与直率,令我觉得他是在真实而认真地思考着,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