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拟定校训“明德尚行 学贯中西”的诠释(征求意见稿)

文字:未命名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3-08-23 点击数: 分享至:
  “明德尚行  学贯中西”的八字校训,既反映出我校作为涉外型大学的性质和特点,又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要求。训词昭示着为学与为人、现代学术理念与人文精神实践的有机结合。既体现了我校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弘扬美德、注重实践的传统,又体现了我校培养具有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涉外型通用人才的办学理念。
  “明德尚行”从字面上理解,是“追求美德与至善,推崇行动与实践”的意思。
  古代周人便有了“明德慎罚”的观念。《大学》一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同时也是理想人格实践的“纲领”。意思是说:《大学》的道理,在于让人们本应有的美德得以表明;北宋易学大家邵雍提出:“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是知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极力推崇行动与实践,反对空谈和胡吹。
  作为优秀传统思想的传承,当代语境中的“明德尚行”强调以理性的批判精神明是非、识大体,以追求至善的道德理想重诚信、守法礼,以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重实践、做实事;核心是培养健全人格、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渗透人格教育,以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贯”意为贯通、贯穿,“学贯中西”指的是在学习、教学、学术等方面要融通中西的意思。校训中“学贯中西”除包括此习见用法外,还具有“熔铸中外文化,构建新型文明”的特定内涵。“西”在此不独指“西方”,而是泛指与“中”相对的“外”即“外国文化”。这一方面与我校涉外型院校的性质和学科门类的分布有关,一方面也是高等教育与现代学术在全球化背景下务必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大势使然。
  “明德尚行  学贯中西”八字,文辞典雅,言简意赅,从学、德、风三个方面传达了学校对全体师生的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