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不是广州人,也不是上海人,然而这两个地方我都去了好多趟。去年国庆期间,我在广州转了几天,也在上海转了几天。
初到上海的感觉很好,浩瀚的黄埔江,两边高楼密集,气势恢弘,整个城市是人造的钢筋混凝土森林,的确不是在广州所能找得到的感觉,不愧为中国第一大城市。
住在上海的头两天,我游览了黄埔区、埔东新区等地方,上海城建的那种大手笔,没法子不令人佩服。后来逛了一些大商场和十里南京路,那些最繁华的地方却给了异样的感觉。那里逛街的人不少,商厦里的顾客却不多。我的朋友冲着上海的套装出名,准备帮他们的另一半买上两套。若大的商场里,十几位“阿姨”盯着我们几位顾客,那种感觉很“不爽”。转悠了半个商场,找不到心仪的衣服,我们只好另觅“佳处”。就在转身的刹那,耳边响起了“阿姨”们的上海粗话,我们有些气愤了。一路上的几家商场,让我们欣赏了上海文化粗俗的一面。报纸上说,据统计上海人素质最高,大学本科比例达到多少云云,这一点我相信,毕竟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嘛。不过,不难看出上海人的服务意识 太差了,起码比广州人落后几年。
说到这里,上海人肯定会气愤的说“难道广州人就不骂人了吗?”。我在广州也逛了几十次商场、馆子,那里却从来只有“爷们”骂人,没人敢“顶嘴”。这并非说广州人不骂人,其实广州人骂人更凶。偶然一次,我在广州欣赏了一次街头骂战,两人用广州话特有的腔调对骂,吐沫横飞,绝对比上海“阿姨”的几句上海粗话精彩得多。然而,上海“阿姨”几句粗话的伤害力却厉害得多。很多发达国家也有精彩的粗话,但是,你见过他们商场、馆子的服务员对你竖中指、说“fuck you”吗?我就没见过。(这里的上海“阿姨”只是指那些在商场遇到售货员而已,如果有人坚持要把范围扩大,我马上道歉,并把说出来的话吞回肚子里。)
上海人比广州人“西化”“洋气”,这点倒是真的。上海人处处紧跟英、美等发达国家流行时尚,其敏感性和模仿能力的确不是广州人可以比拟的。广州人不管学那种时尚都会变了个样。不过,变个样不好吗?不是更有个性吗?广州人思想放得更开,接受时尚,但不是模仿,要有个性,因为“我就是我”,“我是广州人”,“我就是喜欢喝早茶,不喜欢喝咖啡”。广州也赶潮流,跟时尚,但更多的是发展个性,发展自己的时尚。也许广州人早就没有了“西化”、“洋气”的概念。上海是个很有文化蕴底的城市,向往更高质量的生活,“洋为中用”固然是好事,但为什么要强调“西化”、“洋化”呢?如果 “洋气”是上海人时髦的词语,那么上海人是否为把头发染黄、戴上蓝色隐型眼镜就能变成“洋人”而感到自豪呢?
很多人说上海与广州差异很大。上海人尤其是上海女人精明,心中一把算盘打得贼响。广州人投机意识强,那里有钱赚就一头钻进去。上海人重仪表,先敬罗衣后敬人,所以上海人的衣着永远是光鲜的。广州人重实惠,先管好吃喝再打算,所以广州的馆子永远是满满的。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在上海街头,我见到西装笔挺的男人和打扮艳丽的女人来回穿梭。在埔东的馆子里,我从傍晚饭时间坐到开吃宵夜,若大一家餐厅就只开了两桌。在广州,满街的男女老少穿着休闲服装往茶楼、饭店、麦当劳、肯得基等中、西馆子里跑,去晚了还没位子。
城市文化是精彩多姿的,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城市文化是复杂多变的,不是几项指标的比较就能看出好与坏。但城市文化却实实在在地有阴暗的一面。国内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里的人们,有着大城市市民特殊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并且总想着突出自身的这种优越感。于是大家东比较,西衡量,结果是自己最好,这种优越感越发膨胀,变得有点阿Q了。一位上海同学曾经对我说过,上海人很排外,眼里除了“洋人”和本地人外就都是“乡巴佬”。看来,这种优越感的副作用在上海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