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学院 李嘉卉/文)比较带来冲击。我以为,世界上的好坏、荣辱、进退都是来自于比较的。有了比较,就有了较优者和较劣者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也就会受带来冲击。
广州是我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与斯的地方。曾经我觉得她已经不错了,毕竟是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后的“第三城”。纵然我也知道她比不上北京和上海,但心底里没有概念。没有明确的比较,就不会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就像明清时代的中国,闭关锁国,国人永远活在自我感觉良好中,自认是天朝上国,也不知道欧洲已在不断地崛起。当国人走向世界以后,渐渐看到了自己的落后,这才有了后来仁人志士的救国决心。比较使人进步。
最近一段时间,我到了上海。很自然地,我也受到了很多冲击。但是,看得见的东西我不想去多说,因为不止我一个说过广州有什么,上海有什么之类的话了。我想说的是两个城市在高楼大厦背后的东西。
批评家张柠先生说过:“上海是中国境内的西方城市……很多人不喜欢上海人并不是上海人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它本来就是作为我们存在的这块大陆所承载的农业文明的一个异数、对立物出现。”上海就是一个对西方文化很有亲和力的城市。我在上海的几天,印象最深的是上海人口中的“洋气”一词。他们都很喜欢用这个词,觉得好的,他们就用。而与之相反的是“土气”,不好看的东西他们就常用。这可见他们心中崇洋。
我想我应该说说“洋”的好处。欧洲,假如我们的古代地理概念模糊一些的话,欧洲也算得上是西洋。其实,所谓崇洋,就是崇拜欧美工业革命的成果。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造就了商业和工业。商业助长了公平、秩序、信用和民主;而工业,助长了严谨和精确。从而,使整个的社会文明程度有所提高。当中国还是伸张“法理不外乎人情”时,欧美国家已经有了自己的宪法和相对独立的司法机关;当我们还是高唱着“皇恩浩荡”时,欧美平民心目中已经明确了“法律神圣不可侵犯”。而现代社会的运作和发展就是要靠这几种精神。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我在上海时发现上海人比广州人更遵守秩序和规则。我以为,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上海的洋味儿。我不是说中国人不懂规则。只是中国人的规则意识的确不强。这是有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所决定的。中国古代是处于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环境的。小农经济对合作的要求不高,对所谓的规范的需求也不大。影响中国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产生、发展和传承的。中国的哲学,影响了无数代人,也因此成为了一种性格特征,深深地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而这种民族性格恰是不适合当今发展经济的要求的。
其实算起来,广州接受外来文化的时间比上海长,为什么广州还不如上海“洋”呢?这里的因素有很多,我这里只能略举一二:
1)“文化圈理论”认为,文化传播就像一块石头丢掉水里,水波纹向外扩,越到外围,水波就越大。也就是说保持这种文化特质的,恰恰是外层,中心反而容易失去文化的特征。中国的好些文化传统恰恰在广州能够找到,而在上海却找不到;同理,以广州为中心的西方文化反而失传于广州,蓬勃于上海。
2)广州历史比上海要悠久。就是因为这样,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广州人比上海人更多地接受中国的文化传统。
以上因素,就很好地解释了广州人为何没有上海人西化。当然,原因还是有很多。然而就是因为这样,也就造成了两方经济水平的差异。当然,经济水平差异,在中国,也会缘于中央的政策。但是这种人文因素,我觉得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西方社会的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西化”思想,就是追求公平、平等、标准化、法治等。西方的发展告诉我们,这种思潮是适应并促进西方那种工业革命所发迹的生产模式和经济活动的。而这种模式和活动又正是当今的世界经济的主流。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假如顺应了这种思潮,那肯定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所以,上海经济、文化发展比广州要快,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广州人的思想不够“西化”。
假如还要举例子,我想起了2002年10月的《南风窗》里,有一篇关于珠江三角洲和上海比较的文章。里面说外商更喜欢在上海投资,找上海做中转站,主要是因为上海的商业机构、海关等的机构的运作比较透明化,更加体现规则精神。这样令他们感到放心和方便。与之相反的是,在珠江三角洲办事,处处讲究关系和送礼,而这些都是西方社会很不习惯也无法理解的“礼节”。同样地,这也是一种西与中的区别。
其实关于思想西化的,还有很多例子。不过,有一点,是令我非常难忘的:那就是上海人的公民意识比广州人要强。上海人会把投诉变成了一种习惯,遇到不平事就投诉。广州人就不一样,遇事后不是忍气吞声,就是去找记者。当然了,遇事找记者,也可以反映出市民对新闻媒体的信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州新闻事业的发达、传媒监督机制的健全。但是,我以为这未必是好事。现今社会毕竟是个法治的社会,是非曲直应该由法律来裁定,而不是由煽情的报道和群众的愤怒来裁定的。假如不平事要靠传媒曝光后,才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这就是我们的法律机制有问题、监督机制有问题。其实,这不仅仅是广州的问题,而且还是全中国的问题。曾经,有多少人为《焦点访谈》的出现而欣喜?这个节目的出现,虽然也从一定程度上昭示了中国的民主建设上新台阶,但是,一个电视节目,竟然成了为民请命的“父母官”,这就不太健康了。至于遇到不平事不敢说,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国家机器还没有达到100%的廉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念是:主权在民。其实,真正的现代化社会,应该是民众有意识、有勇气去争取自己的权益的。
当然,上海人的公民意识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只是,他们比广州人强要强。其实,严格来说,那还不够。一种思想的成长、一种意识的培养是需要很多人努力,走很长的路的。而广州只是比上海走得慢而已。
有时候,觉得广州没有什么历史魅力。我不是说广州没有历史,也不是说广州没有魅力,只是当两样加起来后,就变成了广州缺乏的东西了。没有历史魅力,就缺失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了,同时也缺乏了世人对她的记忆了。广州有骑楼,但上海不是也有亭子间,北京不是也有四合院么?广州有小巷,但上海不是也有里弄,北京不是也有胡同么?然被人记住的是北京的和上海的。广州的这些那些不是同样具有历史感中国味吗?
上海有张爱玲,北京有老舍,记录着这个城市的花开花落、浮华背后、似水情怀。有了张爱玲,就有了就上海的记忆,就有了外滩永远的气派,十里洋场里的凄婉故事。有了老舍,就有了北京胡同里的叫卖声,有了每座四合院背后的喜怒哀乐、家常话题。广州呢?我们的回忆是什么?是西关的大屋和骑楼?然而,这只是几代人的记忆。以后呢?当尚存记忆者都不在了,我们的子孙凭什么怀缅,世人凭什么怀缅呢?难道告诉他们的只有旅游指南上干巴巴的文字么?所以,广州需要一块铭牌,来标识着她的文明和辉煌。
我不知道,这样形容对不对,但是,从城市的历史魅力来说,广州的确不如上海。其实,这一点,广州比不上很多城市。广州虽然有两千多年历史,但是,假如没有一个媒介来传诵、没有一座桥梁来与外界连接,再长的历史都没用。不过,这种历史魅力的缺乏,也和历史原因有关的。像西安、南京、杭州、洛阳等城市,从来就是文人墨客流连的地方,于是我们就有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芳草萋萋鹦鹉洲”、“花重锦官城”、“长安古道马迟迟”的记忆。历史魅力也就从此而生。
张柠先生说:一个城市需要有一大批专业人士。他们不是参与到这个城市的物质建设实践,而是观察家和言说家。观察和言说,就是“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走向成熟的过程。……可以说:文明是干出来的,文化是说出来的。
广州缺乏的就是“说”出来。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就是: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的家庭经济状况。中央提出的目标,当然是使人欣慰的,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言论。但是,具有普遍意义,不等于是全中国都适合。无可否认,中国还有很多地方经济不够发达,人民生活还没达到小康的生活水平。但是,对上海来说,那是有点过时了。对广州,也是如此。广州要追求的已经不是生活在中等水平了。而是地位,是那种不被取代的地位,是要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是要在城市文化,城市标签上一个档次。这才是广州的追求。
广州,怎么说呢,经济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一次,我看书,里面说到小资的问题.说道,小资就是:吃哈根达斯、喝星巴克、穿ESPRIT、开POLO车、住小户型、逛宜家的那个群体。当然,这种定义不科学。但是它的确是代表了一种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说的话,广州就算不上一个发达的城市了,至少不算一个小资密集的社会。广州还没有星巴克,也没有宜家家私。追求一个小资的社会,这当然是不上进的。小资多,并不等于这个城市发达。所以,这也不能说明广州不发达。但的确是,广州的世界名牌的连锁店的确也少得可怜。甚至没有。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世界名牌不多,说明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有限、说明这个城市的营商环境不够国际化、说明了这个城市的城市气质还不怎么样。
我在上面说到广州没有文化魅力、没有历史魅力。但是,广州也需要经济一片繁荣。物质条件优越,文化就自然会繁荣。像香港,其实广州和香港很像,但是香港还有反映自己生活的电影和文化,也有记录着香港的作家,更有一个比较庞大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品味的阶层。香港的文化的确比不上上海和北京,但是至少比广州繁荣。为什么?因为香港的物质条件比广州要好。文化问题,除了跟这个城市的人文气息有关之外,还和金钱有关。有些文化符号是用钱堆出来的。百老汇的歌剧团在上海表演过《悲惨世界》,现在又在上演《猫》,这些都是世界文明的文化精品。同样的剧目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在香港上演过了。这不是说上海和香港的文化氛围有多好,只是因为他们消费得起。所以,物质是文化的一个基础、一个保障。因而繁华是必要的。广州要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特色,但也要有美丽的外表,繁华的景象和稳固的经济。
当然,广州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广州没有必要去克隆一个上海或者香港出来。对于比广州发达的城市,我们是应该去学习,但是,在学习中也不能不顾一切去模仿。城市需要繁华,但是又要在繁华中透出自己的神韵,比如北京、比如巴黎。
广州要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都市,就是在经济繁荣上在再加上文化的繁荣。这才不枉作为一个城市。在上海的城市规划馆里有这样一句话:Better City Better Life , 我的理解是:有更好的城市,才有更好的生活。而这也是全人类所期待的。
(本文获校团委举办“寒假调查研究报告”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