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五月十三日下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夏纪梅应邀来到广外,并围绕外语教学评价为基础英语学院教师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
夏教授从1979年开始在中大任教公共英语课程,曾多次获得省或校级教学优秀奖;分别在美国加州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研修外语教育学,已主编或合作出版著作、译著与教材13套(20多册),在全国外语和中文类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或特约科研项目10多项。夏教授现兼任大学外语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委员会副理事长和中山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
夏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谈笑风生,种种现身说法博得听众阵阵掌声。讲座主要涉及三大方面:外语教育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师自我发展性评价和外语教材。
夏教授强调外语教学评价一定要professional(专业化),了解评价的目的,对象,方法和标准,并要以崭新的视角看待教学: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学校就是市场,学生是顾客,课程是商品,教师是商家,而教法就是营销手段。只有能引起学生IDA —— 即兴趣(interest)、愿望(desire)和行动(action)——的教法才能立足,才能实现从“我要学”到“我学要”的转变。现代外语教师应扮演启发者(stimulator)、鼓动者(motivator)、辅助者(facilitator)等多重角色。
她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已落伍,师生之间不是主考官和应试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而是两者触膝而坐友好交流的互助关系。这种对师生关系的重新解读充满了关爱和人文气息。
讲座中,夏教授展示了中大学生在她所开设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英语、人文通识英语等课程中制作的课件。每个课件都是在夏教授指导下由一组学生自主选题、创作和教授。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容知识性、趣味性和独创性于一体。学生必须充分合作,共享资源,精心策划才能成功上好一堂英语课。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任务教学法的精髓“从做中学”(to learn by doing)。老师不再是课堂的核心,而是一位观察者、辅助者,以指导、评语、暗示等方式协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力,明白自身的优缺点。同时,教师也从学生的成果中获取新知识,提高自身,从而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夏教授与教师们的互动使讲座气氛尤为活跃。教师们对夏教授放手让学生做课件上课的教法很感兴趣,仔细询问了课程安排、具体操作和评价方面的问题。夏教授称赞基础英语学院的年轻老师很有创造力和自己的见解,并希望今后有机会安排两校老师座谈,互享经验。
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渊博的知识使夏教授能自然地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诠释语言现象。如各文化语言之间的差异就如男女之间的差异,必须了解它,接受它,顺应它。作为对妇女与性别的研究者,夏教授的谈吐之间流露出她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独到见解。在种种头衔与成就的光环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开朗、坦诚、务实的老师。她热爱自己的事业,谈起她的学生,她笑得自豪,笑得开心,是他们给了她力量与信心,是他们使她永远拥有一颗年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