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外资、三资、国企”招聘会举行 近千名求职大军汇战广外

文字:阳思贞 实习记者 洪榴祎 张安静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12-03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2月1日,由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广东省2008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外资、三资、国内知名企业大型综合场”在我校南校区图书馆前广场上举行。本次招聘会共吸引了大小企事业单位166家,大多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共有300多个摊位,近千名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


人山人海的招聘现场

门票供不应求,现场人山人海

  招聘会定于九点开始。但在八点多,队伍就已经从图书馆前一直蜿蜒到教学楼,绕了好几个圈。八点三十分,在有票通道排队等候的本省应届毕业生开始蜂拥进场,奔赴各摊点等候,现场立刻沸腾起来。一个小时后,外省通道开放,等待已久的外省毕业生洪流般涌入会场,招聘会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


西装革履上阵

  本次招聘会包括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企业,涉及的行业有通讯、饮食、金融、电器等。招聘现场,各摊位前都站着长长短短的人龙,一些知名企业的摊位前更是挤满了应聘者。广州蓝月亮公司摊位前就出现“超载”,招聘方不得不增派一位面试官站着面试。


一大清早,图书馆前已经驻起了西装军团

  一位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女生向记者诉苦,招聘会的门票实在是一票难求。他们一个班几十号人只分配到一张票。和她一起来的两位男生只得去无票通道处排队等候。她担心自己的同学进不来,失去与企业见面的机会。


中午稍作休息的应聘者

  招聘会现场一直人声沸扬,许多应聘者索性在排队等候时吃起了携带的面包等干粮,更有甚者连午餐都顾不上吃。

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成焦点

  有的毕业生似乎胸有成竹,但有些却显得信心不足。我校汉语言专业(高级涉外文秘)的一位毕业生,在面试时以“中英双强”为突破点,亮出自己在中文和英语方面的突出成绩,结合丰富的课外实践及长时间的实习,十分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博得面试官欣慰的笑容。另外,还有不少应聘者在四处搜寻自己中意的公司和岗位。一位来自番禺某大专的女生说自己一共投了五六份简历,但感觉不佳。“有些公司需要本科毕业证,可是我只有大专证书啊。”


查找心仪招聘单位

  采访发现,几乎所有的招聘方都把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放在考虑的首位。中国移动中山分公司的面试官说,他们把专业素养和综合实力放在考虑的首位,因为专业素养体现了应聘者的学习能力,而综合实力则预示着一个人在未来面临不同领域挑战时的发展空间。他还表示,会接收外省的应聘者,除了一些部门有特别要求外,该公司广纳四海英才。就目前考证热的现象,他认为证书是一个人能力的表现,是作为参考的标准之一。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的面试官认为,当天应聘者水平不错。由于招聘属性,她们在面试时较多考虑的是专业是否对口和个人素质高低。

同学现身说法谈求职经验

  当天的应聘者可谓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厦门大学法律专业的刘同学,已有两年金融方面法律顾问的工作经历。来之前,他已经通过网络等渠道了解了这场招聘会的相关信息。作为一个“过来人”,他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总结了面试成功的要素。一、专业知识要扎实。对此,他认为律师资格证显示自己的含金量。二、英语过关。现在很多的法律事务都是涉外性的,要能熟练应用外语。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四、注重实习。通过实习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五、根据需要考取相关证书,要在考证的过程中真正达到能力的提升。


从容应答

  下午四时,本场招聘会顺利结束,现场的人流不断退去。参加了应聘的同学纷纷感慨:在或茫然寻找或目标明确的求职大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始终是让自己脱颖而出的不二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