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领略物流魅力,展现团队风采。4月11日晚,第七届物流调研讲介大赛总决赛在南校区教学楼E204拉开序幕。八支参赛队伍经历数月的角逐,过关斩将,站在了最后的舞台一展风采。最终,“To be碳索者”队凭借出色的表现斩获桂冠。
本次大赛由物流学会主办,出席本次大赛的嘉宾有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钟育赣,党委副书记罗海洋。评委由物流系教授晏再庚、袁静和研究生忻莉燕担任。
在开场的嘉宾致辞中,钟育赣强调物流调研大赛作为一个学术性的活动,对于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并提出了把调研大赛发展为学院的一种文化、一种积淀、一种意识的期望。晏再庚则指出,本次调研大赛的主题“企业供应链的碳足迹”是一个很好的课题,符合了我国环保新主张。同时,此次调研大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思维和写作能力,能为学生走向社会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钟育赣为大赛致辞
比赛分为队伍展示、评委提问和现场答辩三个环节,主持人介绍完比赛的规则后,队伍展示正式开始。
“To be碳索者”的选题为“广州市佳朗皮革制品有限公司供应链碳足迹调查”。他们的展示思路简洁清晰,针对皮革制造业的特点详细分析了皮革制品的供应链情况,从牲畜饲养到生产皮革制品,对每一个过程的碳排量都做出了细致的计算和分析,并就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的方案。大量的数据、详细全面的分析和清晰流利的解说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Miracle seven”队别出心裁,区别于别的队伍先展示数据分析,再提出解决方案的展示思路,他们针对容巨机电公司重复的问题,先提出了“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建立小型配送中心”的改良方案,再用数据分析改良前后碳排效果。这一思路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肯定,袁静认为,把重点放在解决方案上,正是物流调研的意义所在。“碳索者”队则着眼于珠江啤酒厂实行循环经济的成功做法,详细对比了该厂实行循环经济前后的碳排情况和经济效益,提出一系列供应链低碳改进方案。独特的视角和对调查对象的深入了解,使他们在现场答辩环节应对自如。

自信从容,展现团队风采 在紧张的答辩环节中,评委们针对各队伍展示的情况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指出了调研出现的纰漏,如“C-KING”队中的调查样本太少,数据说服力不够;“M&L”队关于广州狮岭皮具企业的供应链碳足迹的调研中忽略了皮具制造业最致命的污水处理环节等问题。

评委点评,独到犀利
袁静认为,本次参赛队伍的整体水平要远高于去年,这跟参赛选手积极的态度,对先进理念和碳足迹计算方法的掌握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她也指出各个队伍普遍存在优化方案浮于表面、不够深入的问题。晏再庚则鼓励同学们继续关注碳研究,努力为建立我国碳指标和构建国际碳交易市场作出贡献。
赛后,获胜队伍“To be碳索者”的队长分享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回忆起自己对调研大赛一无所知到一步步摸索的经历,可谓受益良多,并对本队队员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作为获胜队伍里的唯一一个大一的同学,张壁煌表示自己从师兄师姐学到了很多。在他眼中,组织良好、态度积极、氛围融洽是他们团队制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