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5日晚,西语学院第七届欧罗巴文化节闭幕式暨“变形记”戏剧之夜在云山会堂华丽开幕。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项目负责人Julie、广州法语联盟校长Emilie Dai、校团委书记谢秀兰、西语学院院长郑立华、党委书记方华等出席。
在校模特队带来华丽的开场秀《重生》之后,首个登场的西班牙语剧组将《利害关系》演绎得可圈可点。在这个一切都有价码、以金钱衡量的时代,剧中主角为达目的制造一系列的利益纠葛,使得众人陷入谎言却又甘愿维护谎言,荒诞可笑。

骗子未达目的,收买人心。此中人不觉已成利益的傀儡
在随后的意大利语剧目《三个橘子的爱情》中,美丽端庄的公主与痴情的大臣尽展爱情的纯洁。与此同时,不输于耀眼的主角,配角们妙趣横生的动作与台词也逗得全场观众捧腹大笑。一场可爱善良的爱情童话让观众们一时间收获了欢乐与感动。

橘子树下,公主憧憬着自己的真爱、自己的幸福
法语剧《恭顺的妓女》将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南部小镇,妓女丽瑟卷入一场关乎道义与金钱的漩涡,在抉择面前徘徊反复,摇摆不定。性情残暴、阴晴不定的参议员之子,低贱卑微,在正与邪间苦苦挣扎的妓女丽瑟,巧舌如簧的参议员……

丽瑟别无选择,道义无法坚守,最终恭顺于弗莱特,恭顺于强权
一个个角色被演员与配音演绎得生动而鲜明。简单的布景贯穿全剧,舞台却无比的饱满,人性的拷问与绝望的结局,结尾处还将表演与舞蹈结合,使戏剧主旨的阐释更有表现力。精湛的演技与丝丝入扣的现场钢琴配乐,全场赞叹。

独舞的安排独具匠心,舞者暗示了丽瑟灵魂的挣扎与妥协
俄语剧组《魔咒》以“爱”为主题生发探讨,爱是一见钟情或只是前世的一个魔咒?时光逆转空间变换,这究竟是真实发生的爱恨情仇还是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华美的布景,曲折离奇的剧情,如梦似幻。在声光影方面,俄语剧组也可谓独具匠心。以幕布投影展现过渡情节,配以夸张的动作与搞怪的音乐,既具观赏性又诙谐有趣。

爱情,就是前世一个骇人的魔咒
德语剧组《罗拉快跑》改变自同名电影,这部小成本制作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反响与轰动的电影被搬上舞台,又会迸发出何种火花呢?德语剧组没有让观众失望:演员与配音感情饱满,绚丽夺目的舞蹈与整齐划一的人群队列总是适时地出现,配合着剧情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将观众的情绪牵引至一个又一个制高点。方寸间的舞台并未成为一种限制,反而成为他们制造紧张氛围与压迫感的绝佳工具,令人佩服。

为了自己坚持的爱情,罗拉不惜与父亲发生冲突
葡萄牙语剧《再见华尔兹》剧如其名,以美丽优雅的华尔兹开场收场,将这场错综而偏执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因爱生恨的博诺伊特杀死了拉克鲁兹尚在襁褓的骨肉
六个剧组表演完毕,受邀上台的德语系系主任滕亦丹老师从语言与艺术等方面,多角度地对今晚各剧组的表现进行了综合的点评。一席话语重心长,既褒奖了当代大学生在戏剧里展现出愈加深刻的艺术与哲思,亦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发人深省。07级德语系学子的神秘现身亦是晚会的一大惊喜,听着他们讲述着从最初参与戏剧大赛到自发回校赞助欧罗巴戏剧大赛的故事,深深体会到西语人的情怀是怎样一代代地被传承着。
筹备多时的六出戏剧完美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终于到了揭晓获奖结果的时刻,法语剧组一举斩获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音以及最佳男配角五个单项奖,满载而归。意大利语剧组则摘得了本届戏剧大赛的一等奖。
为期一个多月的欧罗巴文化节到此圆满结束。在这一个多月里, 开幕式嘉年华“流动的盛宴”带来的欧洲风情蔓延整条主校道;影视配音大赛“面纱”,对六国经典影视作品作了全新演绎,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语音语调水平;歌唱大赛“夜莺与玫瑰”更是汇集了来自五个学院的学生,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七门语言的音乐盛宴;六国知识竞赛“理智与情感”以竞赛的形式带领你我在知识之海遨游;摄影比赛“双城记”更是将欧罗巴之美定格;而最终上演的戏剧大赛“变形记”,作为西语学院的传统活动,将整个欧罗巴文化节推向高潮。历时39天的“西行漫记”,为校园营造了持续的欧洲风情与语言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戏剧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意大利语剧组《三个橘子的爱情》
二等奖:法语剧组《恭顺的妓女》 德语剧组《罗拉快跑》
三等奖:西班牙语剧组《利害关系》 俄语剧组《魔咒》 葡萄牙语剧组《再见华尔兹》
最佳舞台效果奖:意大利语剧组《三个橘子的爱情》
最佳男主角:姜禾(法语剧中饰演参议院之子)
最佳女主角:彭依晨(法语剧中饰演妓女丽瑟)
最佳男配角:刘振勇(法语剧中饰演参议员)
最佳女配角:江俊萍(德语剧中饰演乞丐)
最佳男配音:杜尔康(法语剧男主角配音)
最佳女配音:刘姗姗(法语剧女主角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