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37部大学生原创纪录片亮相我校参加评选

文字:通讯员 李楚寰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3-11-25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青春广州纪录片评选于11月24日在我校举行,共有37部大学生原创纪录片参加评选,评选将产生一、二、三等奖各一名,最佳故事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指导老师奖各一名。

 本次评选的评委有:文管新局广播电视处副处长徐劝玉、华工新闻学院副院长朱剑飞、广州电视台编导李林、广美教授吴慕青导演刘保华我校新闻学院老师高坚。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欧彩群、我校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孔晓明和我校新闻学院副院长何国平作为嘉宾出席

评审组组长朱剑飞

评选前,评委们推选出这次评委组的组长——华工新闻学院副院长朱剑飞下来的三个多小时中,评委们认真看了参与评选的37部纪录片。无论片子质量如何,评委们均会先看五分钟,然后将高质量的纪录片挑出,最后再做讨论。

  生活在最老的建筑下,却有最青春的心”,来自我校的《市桥,越来越青春》就市桥最老的建筑开展拍摄,如先锋大街的古居民楼、旧银行宿舍、群园眉山寺,“画面基调很统一,影像控制很好,很用心”,评委如是评价这部影片,“但压缩方面出问题,太可惜了”。

评片现场

来自暨大的作品《路人甲乐队》记录了路人甲乐队成立的第八个月到一周年的故事,这四个月间,四个85后年轻人在慢慢地解决乐队发展的困难,然而现实的条件又让他们举步维艰。在工作、情感、经济收入、技术提高等压力的交集中,他们不断挣扎,不断坚持。评委认为《路人甲乐队》的“色彩和光很漂亮”“镜头抓拍得很好”

纪录片后,评委们分别写出自己评分最高的八个纪录片,按得票总数多少排序。在评奖过程中,评委们激烈地讨论。尤其在综合排名第二名的奖项选择问题上,评委老师们产生分歧并且进行了激烈的争执,最终,他们达成共识。据悉,最终结果将在“青春广州”纪录片大赛的颁奖礼上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