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写诗需要一种气氛、环境,尤其需要诗人经历的积聚的变化。诗人不讲逻辑,讲感觉,要做一个有温度的中文人。”4月26日晚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彭玉平在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带来2017年度人文大讲坛第一讲“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苏轼词漫谈”,深入评析了苏轼的词《定风波》与《江城子·密州出猎》,带领大家去认识苏轼尊主泽民、坚守内心忠义的另一面。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文涛、中文学院院长陈彦辉等出席讲座。
彭玉平做讲座
好诗需要生活的磨练
清代诗人赵翼《题遗山诗》中写出了我国古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也概括了大部分文人的命运:“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学而优则仕”为古人实现抱负的主要途径,而在仕途不如意的诗人往往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苏轼便是其中一个。生活坎坷,见识多了,对社会的感受深了,写出来的作品也就变得优秀了,“人间要好诗”便只能委屈一下诗人了。
写诗是需要一种环境、气氛,尤其是需要一个人经历积聚的变化。彭玉平以谈恋爱为例来说明,当一个人从快乐的巅峰跌落到悲伤的悬崖的时候,他就会对人事、人性、人情有更深的看法,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是动人的,好诗是从生活的磨练中产生的。
讲座现场
《定风波》:也无风雨也无情
彭玉平巧妙地以风雨天气切入《定风波》的赏析。先从它的背景讲起,将“同行皆狼狈”与“余独不觉”分析苏轼的无惧风雨、坦然归去,不慌不忙的情怀。彭玉平细细地评析“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一句,强调“听”根据音律规律应该为仄声,并从“穿”、“打”来突出雨下得大且急,而苏轼却“徐行”、“轻胜马”,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彭玉平认为“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的并不是一场具体的雨,而是要表达人生无论是多大的风雨,都能像渔民穿着蓑衣一样“任”平生这样的一种宠辱不惊的情怀,这是苏轼内心坚守的东西。
“微冷”写出了身体与文学的感觉。彭玉平认为文人很多时候是不讲究逻辑,却注重感觉的。他说要做一个有温度的中文人,这里的温度是指让自己与周围的人感到舒服的感觉,而非物理上具体的温度。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情与无情的交错。读苏轼的诗词有许多人生的感悟,后人能从中发现解读不尽的内涵,这就是经典。
认真听讲座的学生
《江城子》:亲射虎,看孙郎
彭玉平认为尊主泽民是苏轼从小就接受的思想,从未消失。“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他是活在人间的,对群众保持着火一样的心肠。这是他给好友李常写信时不加掩饰的情怀,这种情怀延续了一生,与平时大众所熟悉那个旷达、飘飘欲仙的苏轼有所不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则是他尊主泽民思想的强烈表达。
彭玉平用轻松、幽默的语气解读评析《江城子》,让在场师生在笑声中有不一样的感悟。在讲到“左牵黄,右擎苍”时,彭玉平说苏轼的打猎的装备专业,并联想到黛玉葬花也是专业的:“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谈到词中的“酒”、“射虎”等,彭玉平插入自身在西藏的趣事,使全场笑声不断。
现场互动
现场互动:赏文学、看人生
在提问环节,有同学问道“文人在写有些作品时所呈现出的形象与平时的不太相符,我们应该怎样完整地认识一个文人?”彭玉平认为文人们可能会因为外在的需要而没有听从内心的呼唤,而是听从了外在的需要,我们要从分了解作品的背景,不要过于把文人理想化、标签化,但我们要对自己的写下的文字负责。
本次讲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大家都从中获益良多。为使更多师生共享这一文化盛宴,我校在数字广外同步直播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党委宣传部主办,中文学院承办。
附:彭玉平简介
彭玉平,江苏溧阳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词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著有《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上、下)、《唐宋词举要》、《人间词话疏证》、《中国词学史》(上、下)、《诗文评的体性》等,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授《诗歌里的春天》、《人间词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