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荣誉感,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我校积极开展2025年“师德标兵”评选工作。经学校评选,马朝辉、严修鸿、吴岩、赵龙跃、胡正茂、侯迎忠、耿卓、徐海、韩永辉、韩景泉(按姓氏笔画排序)10名教师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在庆祝第41个教师节之际,本网陆续推出“师德标兵”系列稿件,讲述10位教师始终坚守育人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生动诠释新时代人民教师理想与担当的生动故事。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春风化雨,润物无疆。谨以质朴的文字向每一位敬爱的老师致以诚挚问候,教师节快乐!
韩永辉,我校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云山杰出学者”。他长期深耕全球经济治理、产业经济等领域,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5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0余篇,多篇研究成果被权威平台采纳。

韩永辉在新兴经济体论坛上发言
作为“实干型学者”,韩永辉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使命。在三尺讲台上,他是温润坚定的引路人;在国家战略课题中,他是深思笃行的践行者。他将国家发展的战略与实践融入教学,并带领学生深入参与到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课题中。
让科研硕果结在中国大地上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作为一名经济学者,韩永辉始终关注全球格局中的中国定位,尤其关注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塑造与话语权提升。他曾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多个国家部委的研究课题,真正在祖国大地上实地探访、调查数据,让政策能够惠及更多人。
他坚持让研究成果 “写” 在祖国大地上。在主持《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期间,他带着学生跑遍了粤港澳大湾区,从渔民的出海难题到跨境电商从业者的烦恼都一一记录在册。带着这些沾满泥土气息的一手素材,他牵头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海丝经济协同发展路径”研究,让成果直接服务于区域决策部署。
韩永辉深入解读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在各大媒体发表观点,用耳朵倾听社会关切。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时,他认真严谨、心细如发,针对民生关切的发展议题,提出了系统性制度创新建议,努力将学术智慧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实践力量,真正让研究扎根大地、贴近民心,服务社会。他总是不忘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记录当地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
在国际舞台上,他还推动我校与泰国、瑞典等国高校共建海外研究平台,开展 “一带一路” 跨国协同研究。而每次出国交流,他总是不忘走访在街头,记录下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通过这些带着温度的国际对话与平台共建,不断拓宽中国经验的全球表达渠道,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融国家战略于课堂内外
如何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又能扎根中国大地的栋梁?显然,韩永辉的教学实践与育人路径,已交出了一份沉稳有力的答卷。
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育人更要知行合一。在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重大课题中,总能看到年轻的身影。韩永辉和学生们忙碌在一线:立项之初的框架构建,到中期的数据整理与实证分析,再到最后的报告撰写与成果发布,他都带着学生全过程参与。
在调研实地走访中,韩永辉指导学生们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将政策与实际对接,既有宏观的引领,也有细致的推敲。而这份扎根实践的科研积淀,更成为他课堂教学的鲜活养分,让 “知行合一” 的育人理念在讲台上下形成闭环。
走进他的课堂,国家发展最前沿的议题被摆在学生面前。他讲授《全球经济治理》《双循环经济》等核心课程,所用案例往往来自他最新参与的科研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机制如何优化?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制度接轨上面临怎样的挑战?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中国如何提升制度话语权?
他不满足于让学生做听众,更致力于将其培养成思考者。比起照本宣科,他更乐意在课堂上抛出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辨。他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设身处地,不断追问 “为什么”“还有没有更优解”。面对这些紧贴时代脉搏的提问,学生们会安静思索片刻,然后齐刷刷动笔记录。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成为课堂专注的背景音。这种直面现实、启发思考的教学风格,正是韩永辉课堂活力不减的秘诀。
做有温度、有担当的引路人
科研成果是基础,但在韩永辉心中,教育才是更为本质的使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始终将“育人”摆在核心地位。
他特别重视与学生的深入交流。每月,他都会与研究生一对一沟通,了解学业进展和职业规划。看着学生困惑的眼神,他总是耐心解答,指点迷津,给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指导。有学生在科研方向上曾一度迷茫,是韩老师用耐心陪伴和清晰引导,帮他找到了结合国家战略的选题方向,最终斩获国家和省级奖项及荣誉。
在他的培养下,许多学生带着他批注过的论文手稿远赴海外深造,也有不少揣着他的职业规划笔记走进国际组织、国家部委、金融投行、高端智库,成为推动政策落地、助力国家治理的中坚力量。看着这些出色的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在祖国、乃至世界的大地上,韩永辉倍感欣慰。
从象牙塔到国家课题,从政策建言到学生成长,韩永辉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师德”的厚度。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责任的传递;科研不止于成果,更在于回应时代之需。
他低调沉稳,讲课时总把声调压得平和,却能让 “国家战略” 四个字在学生心里燃起火焰;他治学严谨,改论文时不放过标点符号。从带领学生在田间地头做课题,到深夜在办公室听他们倾诉成长的烦恼,从深耕学术时的一丝不苟到服务社会时的热忱投入,韩永辉用行动一点点填满 “师德” 二字的分量:既有经世致用的学术追求,更有立德树人的师者情怀。
在韩永辉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师者的日常。他对学术的严谨求实、对育人的倾心投入、对国家发展的热忱关注,以及无数个看似平凡的日日夜夜,诠释着一位大学教师的责任与情怀。他是学生眼中那个能把国家战略讲活、带着他们用脚步丈量现实的引路人,也是众多默默耕耘、以行动育人的教师队伍中坚定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