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荣誉感,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我校积极开展2025年“师德标兵”评选工作。经学校评选,马朝辉、严修鸿、吴岩、赵龙跃、胡正茂、侯迎忠、耿卓、徐海、韩永辉、韩景泉(按姓氏笔画排序)10名教师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在庆祝第41个教师节之际,本网陆续推出“师德标兵”系列稿件,讲述10位教师始终坚守育人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生动诠释新时代人民教师理想与担当的生动故事。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春风化雨,润物无疆。谨以质朴的文字向每一位敬爱的老师致以诚挚问候,教师节快乐!
马朝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师,博士,从事高校教育工作 22 年,曾荣获校级 “优秀教学奖” 一等奖(2018-2024 年连续 7 年)、“惠妍教学奖十佳” 等多项荣誉。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研究领域聚焦软件定义网络与网络安全。他积极投身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深耕竞赛指导工作,2015-2024 年带领学生斩获 100 余项赛事奖励,为提升学校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行业影响力贡献突出。

马朝辉
“网络安全领域技术迭代日新月异,教学内容需要更新,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强化,归根结底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方式需要革新。” 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马朝辉就始终探索以赛教融合为核心的实战育人路径。“严谨扎实而又注重实效”,是他对自己二十二年教学与竞赛指导工作的精准概括。
金课育人:用 “硬核” 课堂浇灌成长
“马老师的课堂总是让我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干货’。”这是学生们对马朝辉课堂的一致评价。从教22年以来,他始终扎根教学一线,将网络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让那些屏幕上抽象的代码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框架,从实践出发,重视实际应用。
他主讲的《网络安全架构设计》、《网络安全互联技术》等课程,既是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核心课,也是出了名的 “硬核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网络原理和安全架构,他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他把企业真实的网络拓扑图搬进课堂,让学生扮演网络管理员排查故障;讲解加密算法时,会结合近期数据泄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技术伦理。
多年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连续七年将校级 “优秀教学奖” 一等奖收入囊中,成为罕见的“七连冠”。2020年成为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惠妍教学奖十佳获得者。这些奖项并非他教学探索的句号,而是推动他继续前行,为学生打造金课的不竭动力。
伏案钻研:以前沿探索反哺教学实践
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者,马朝辉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从 2014 年开始,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10 余篇论文,研究方向始终围绕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安全等领域。而他的研究,始终与教学紧密相连,三尺讲台上的字句,都是他在书桌前一点一滴的思考汇集。论文里的技术观点,会变成课堂上鲜活的案例;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会转化为学生的实训课题。
“科研不能只躺在期刊里。”马朝辉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中,当他敲下《基于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名称时,就在印证着他的科研理念。十余年来的每一个项目,每一篇论文,汇集成了他独特的“教学笔记”。
他的科研也从未脱离现实。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马朝辉结合时事热点、企业需求、国家需要,深耕在网络安全领域,从VPN技术到TVM集群安全管理模型,每一项研究都紧扣实际,为网络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这样的家国情怀,让他自觉担起了为人师者的责任,用一个个鲜活案例让学生明白:敲下的每一行代码、构建的每一道防火墙,都连着家国安全,技术的精进永远要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以赛育人:用赛场实战锤炼本领
“以赛促学、以赛育人” 是马朝辉坚持的育人理念。他深知网络安全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赛场就是最好的 “第二课堂”。为此,他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竞赛指导中,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带领学生在各类赛事中挑战自我、收获成长,而他身上那股不服输的 “拼劲”,也让他在指导竞赛方面收获了斐然成绩。
2024 年 4 月的思科网院 APJC 网络技术大赛亚太区比赛,是让学生印象最深的一次。这项比赛吸引了亚太 17 个国家和地区的 745 名学生参赛,在这样异常激烈的环境中,他迸发出了无限的拼劲。备赛的两个多月里,马朝辉始终陪伴在学生身边:坚持每天不少于三小时的实操练习,坚持每天一次视频会议汇报,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赛素质。最终,学生一举拿下金牌 —— 这是广外学子首次在该项赛事中获此荣誉。学生们感慨:“他就像我们的引路人,在赛场外默默支持、陪伴着我们,引导我们将课本知识用在实际中,这份荣誉里藏着他无数个日夜的付出。”
这样的 “拼劲” 在他的指导经历里处处可见。2025 年同一赛事,他又带领学生拿下亚太区铜牌;2015 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从代码逻辑到展示细节,他逐行把关,最终助力学生摘得国赛一等奖。10 年间,他带的学生在省级竞赛中拿下 93 项一至三等奖,在国家级竞赛中收获 6 项荣誉。他秉持着“竞赛不是为了获奖,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技术比拼中学会产学结合,明白课本知识与行业需求的衔接点在哪里”的理念,为学生们点燃了一盏明灯,引领着无数人成长前行。
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等身著作的耀眼光环,我们透过马朝辉,看到了千千万万个平凡又不凡的师者形象。他像往常一样站上讲台,一遍遍演示着如何设计网页、确保网络安全,背后伏案钻研、以赛育人的日夜,共同书写成何为师德的答卷:那便是深耕讲台的坚守,用实干托举起育人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