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国社科重大项目“粤港澳贸易往来资料整理与研究(1840-2020)”开题

文字:经济贸易学院 科研部 图片:经济贸易学院 科研部 编辑:费俊慧 发布时间:2024-04-02 点击数:

本网讯 3月31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粤港澳贸易往来资料整理与研究(1840-2020)”开题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传添,来自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圳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何传添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依托学校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形成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格局,形成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力。“粤港澳贸易往来资料整理与研究(1840-2020)”项目的成功立项,是我校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从经济史、国际贸易学角度,探寻粤港澳三地间经贸高质量合作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希望项目团队以高标准高要求推动研究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取得高质量成果。

会议现场

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张建武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框架、研究思路、预期成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课题系统地梳理1840年以来粤港澳三地的贸易往来的资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贸易往来的久远历史和近期实践中隐含的国际贸易逻辑做出经济学范式的研究,探寻三地间的经贸高质量合作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其学术价值、政治经济意义重大。

专家组成员先后对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南开大学经济所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玉茹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苏少之教授强调研究需要重视从史料出发、从历史出发,对项目的理论提出新的见解,不同时期资料整理需具有统一的框架体系,构建数据库时需统一技术框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林桂军教授建议在进行粤港澳贸易往来的相关资料整理时,应同时注重挖掘国外的相关历史资料,从国外资源获取现状。深圳大学原副书记陶一桃教授建议各子课题需对其所在时期的粤港澳贸易有理论定性。何传添教授指出在研究过程中,需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点两地”,重视研究的目的以及现实意义。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张志明主持会议。

本次开题获专家肯定,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开题。课题组成员表示在后续研究中将积极吸取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设计,提高研究质量,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拓展与研究水平的提升。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