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月9日上午,我校2008发展战略研讨会暨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校领导、校务委员、各单位副处(职)级以上干部、部分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同志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陈建平主持。党委书记、校长徐真华作了题为《开拓视野 更新观念 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美国马里兰大学给我们的启示》的报告,副校长董小麟、研究生处处长曾用强、科研处处长陈伟光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徐真华在报告中,用了八个关键词“提供机会和满足需求,大学校与小组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理解,经费运作,教师的晋升,‘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法治精神与民主意识”,并由此展开谈起他于今年9月到美国马里兰大学研修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如何更新观念,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思考。

徐真华认为,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们的高等教育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不应该是政府的一种恩赐,一个行为规定,一项政绩工程。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生的必须,是个体生命长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段落,是人活着,而且活得有意义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知识准备、能力培训和文化熏陶。只有树立了这样一种理念,高等教育的发展才可能排除种种非教育的、种种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因素的干扰。
徐真华指出,美国的大学非常注重通识教育。他比较了马里兰大学college Park分校和广外开设的通选课,认为马里兰大学通识教育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各学科各专业学生入学后就先修通选课,学校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宽广的通用知识平台,避免学生太早封闭于某一专门知识技能教学而使思维缺乏弹性。二是通选课的学科跨度大,提供的课程多,内容丰富,学生的选择面广,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通选课提供的学位多,学生的选课余地大。四是在管理模式上,各门专业课都由各相关院系负责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大学本科教育学院(相当于我国高校的教务处)负责协调、组织选课,并根据各学院所开课程量和选课学生量计算并下拨经费。
在大学追求的办学目标和推崇的价值观方面,徐真华说,广外与马里兰大学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接近的。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是塑造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的统一,即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有能力、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因此,我校在教育实践中提出要培养高素质公民,高素质的主要内涵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高素质公民能够进行内省并不断自我修正提高,使自身内在性格、气质、意志、心理、欲望等达到和谐统一。这样的高素质公民对于社会,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富于爱心,有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共准则,富有理性批判精神,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为了培养高素质公民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国际通用型创新人才,我校努力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办学过程中坚持素质教育,奉行“以人为本”的宗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五个重视”:即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训练,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重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提出了“三个转变”的指导思想:一是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什么,更要重视学生怎么学;二是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生思考什么,更要重视学生怎么思考;三是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做什么人,更要重视学生怎么做人。
说到法治精神和民主意识,徐真华强调,在高等学校的运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校务公开、民主理财、法治重于人治,也就是说应该弘扬制度治理的能量和力度等等。唯其如此,才能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昂扬向上,和谐有序”的气候与环境。
随后,曾用强作了《围绕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积极开展学科建设 发展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主题发言,提出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工作思路。陈伟光作了《催生科研精品 奖励科研力作》的主题发言,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业绩奖励办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中关于科研业绩奖励办法修改问题作了说明。最后,董小麟代表学校通报了英文学院等六个学院切块项目经费审计的情况。
据悉,战略研讨会于今天下午移师珠海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