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我的家乡】这水灵的城市

文字:04财管1 潇洒流浪猫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02-18 点击数: 分享至:


    智者乐水,所以许多人都十分向往江南水乡。千百年来,江南水乡几乎就是美丽、灵秀、富足的同义词,而我的家乡便在这人间天堂——苏州。

苏州的水——都说苏州是水做的城市,提起她,不得不提的便是这水,她用她的默默无闻装点着这座城市的古朴,她用她的宽广胸怀凸现了这座城市的优雅,她用她的内敛孕育出了特有的吴文化。要问老一辈的人最惬意的事,他们大都会这样回答:夏天晚饭后提一个竹藤椅来到河边,手上摇着竹扇,耳朵听着悠扬的评弹(苏州的地方戏曲),嘴上偶尔哼上两句,闭上眼,感受着这河边的凉风席席,知了声声,流水潺潺。这是一种感觉,在家乡的河边才有的安详、宁静、舒畅。“小桥流水人家”应该就是这样的写照吧。

苏州的桥——与水相联结在一起的便是桥,在这座城市里,她们同呼吸共命运,共同签证了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在苏州水城里,随便到哪几条小巷走一圈,都像走进了一座桥的博览会,五步一登,十步一跨,谁也记不清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座桥,这一生走过了多少座桥。水巷里的桥每一座都像一条巧妙的比喻,使人浮想联翩,觉得苏州古城真是文采飞扬。或者说每一条巧妙的比喻都像苏州水巷里的小桥,在水陆频繁割据的地方,飞起一道道彩虹,使人们的想象力畅行无阻,酣畅淋漓。

    伫立桥上,看傍水人家,绿树掩映,水巷女子在河埠上上下下,衣杵起落,声音远远传来,慢了半个节拍,如空谷回音,竟使人恍如隔世。看苏州姑娘上桥来了,对襟小衫儿尽是丝绸,潇潇洒洒,一级级石阶娉娉婷婷走去,风情万种;又有挽着满篮沾露花香的卖花姑娘,打桥端盈盈走过,空气中飘流着她幽幽的香气,使人情思恍惚。小桥成了苏州姑娘表演的T型台了。苏州的水多,也因了这雨,苏州的雨总是淅淅沥沥的,在有雨的日子里,这雨打在青石板的桥面上,溅起小小的水花却是别有一番风味。现在,在苏州的小巷里仍然可以看到姑娘们撑着酥油伞漫步雨中,徜徉桥边,远远望去俨然是一幅中国水墨画,令人回味无穷。

苏州的小巷——有人说,没有去过苏州园林就不算到过苏州;但我想说,没有走过这小巷的才算是没有来过苏州。踏进苏州小巷,人们会感受到一种静,一种深入骨髓的宁静。的确,比起其他城市来,苏州明显少了一些浮躁之气,多了几缕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正是来自苏州小巷,来自小巷里散发出清韵的青石板,来自小巷两侧高高的风火墙,来自小巷里简洁质朴的石库门,来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老民宅。在苏州小巷里的清幽之气由来十分久远,是从许多宋版线装书中飘逸而出的,是从许多明清青花瓷器里盘旋而至的,是在那穷极亭台楼阁之变化的苏州园林里修炼而成的。

 

苏州的人——桥走多了,生命的步调便会从容自在。所以苏州人中间急性子的不多,他们悠哉悠哉,好像生来便有一种上帝赐予的闲情逸致。有了一份好心情,便有了消受自然之美的福份。但如果你认为苏州的人是柔弱的,是懒散的,那么让我来告诉你,天平的红枫因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深刻、虎丘的剑池也正埋藏着“鱼肠”“吴戈”的刚烈、穹隆山上更曾有孙武子在那里结庐……

这便是我的家乡——一座水灵的城市。她是含蓄的,正如苏州的人一样,温文尔雅;她是幽静的,正如苏州的小巷一样,深邃安宁;她是充满活力的,便如苏州的桥一样,沟通着每一个角落;她是深奥的,却如苏州的水一样,从不张扬,默默承载着历史赋予她的凝重;如古城墙般的沉重里隐现着人杰地灵;似运河水般的悠长中透露的是气定神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