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冬天到了,就业的春天还会远吗?12月4日,由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广东省2012届高校毕业生(外语外贸、涉法类、管理类)就业供需见面会”在北校区运动场举行。逾160家用人单位携约1500岗位进场纳贤,吸引近万名毕业生激烈竞逐,供求比例约为1:10。
今年进场企业以知名国企和外企为主,共设置170多个摊位,数量比去年增加近20家,“质”“量”较去年均有所提升。其中一家外贸企业由于业务扩张,在本次供需会中更提供了多达400个岗位。但与往年相比,今年进场应聘者有所减少,供需会现场不如往年“火爆”。

供需会现场虽不如往年“火爆” 但竞争仍激烈
看现场:薪酬涨幅达5%—10% 现场人性化服务受称赞
广东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副处长谢向军,我校校长仲伟合、党委副书记许国彬、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烨等领导莅临现场视察情况,并给予指导意见。谢向军认为,造成供需会现场不如往年“火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渠道拓宽以及前一段时间部分大型企业已经举办了分场招聘会。他还表示,今年毕业生的薪酬涨幅达到了5%——10%,就业形势乐观。仲伟合认为,今年的大型企业与涉外企业所占比例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并认为就目前情况看来,广外的就业情况很有可能如往年一样达到99%以上。许国彬则表示,“就业形势良好是好事,但希望毕业生要找准目标,尽早下手,争取在家门口前抓住机遇。”

仲伟合莅临现场亲切慰问毕业生们
为了办好此次供需会,我校不仅为供需双方准备了完善的硬件设施,而且提供了大量人性化服务。为了方便南校区的同学前往会场,我校特地设置了班车接送服务。此次供需会实行不同人员分入口进场,并在每个入口提供会场平面图,有效地疏导入场人流。除了盒饭与饮用水的供应外,现场更提供简历复印业务,大大地方便了求职者的需要。更值一提的是,本次招聘会新设置了“一米线”(排队的应聘者在一米线以外等候)为面试的双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维持了现场秩序。这一系列周到贴心的服务得到了求职者和进场企业的一致赞许。

广外贴心的人性化服务
企业:重视应聘者求职态度与英语能力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进场企业,发现大部分企业都很看重求职者的应聘态度和综合素质。深圳市日新盛龙物流公司和广东金鼎黄金有限公司的面试官均表示希望应聘者有积极向上、愿意从基层做起的精神。蔡伟忠儿童创意学习馆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硬件要求有一定弹性,因为个人态度和综合素质更为关键。

前路在何方?
主要招收外贸业务员的广东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的面试官说道,今年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比较高,他有信心能在这场供需会中找到需要的人才。第一次在广外参加专场招聘会的企业江门外贸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则表示,有较丰富的校外实习经历的应聘者更受企业青睐,因为这一类应聘者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普遍较高。她建议同学们利用大学四年多参加实践活动,特别是校外的实习工作。
“90后”求职者:名企薪酬固可贵 发展前景价更高
被标上“新新人类”称号的“90后”求职者们在就业态度及方向上备受关注。与以往不同的是,参加此次招聘会的毕业生大多都有着相对丰富的应聘经验,“名企”的标签对他们已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他们更看重企业给予的发展和晋升空间。我校08级金融专业的小梁表示,“我最看重的是企业的文化理念与自己的价值观是否相符,因为工作是长期性的,如果企业的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有冲突,个人的发展多少会受到影响。” 来自华师的小陈也表示,吸引她的通常是工作岗位是否符合自身兴趣,是否能够锻炼能力。

拿出90后的自信出来,一定能HOLD住
我校08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名应聘达人谈道,“找工作首先要根据自身的专业、兴趣、能力合理定位并深入了解应聘企业的详细情况,然后用一份好的简历敲开企业的大门,简历在应聘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来自我校南国商学院的小吴和她的三位朋友手上都已经有至少一个offer,她们都一致表示,比较看重用人单位的培训和晋升制度。
支招:保持90后自信特色 慎重设定薪酬要求
谈到对应聘者的建议时,广东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的面试官表示,虽然专业技能和实习经历很重要,但其影响不及面试的第一印象直观。应聘者面试时应该自信沉着,回答问题时有所思考。他还提到,向面试官提问是一个表现自己的良机,一个好的问题甚至能让应聘者脱颖而出。广州毕达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面试官说,“有些求职者不太自信,面试时太紧张。但总体来说比往届更自信也更自我一些。”他建议应聘者求职前要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端正态度,对企业及自身都要有客观的评估和了解。
广东中外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建议同学们在应聘之前应该对公司有详细的了解,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香港力同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员认为,毕业生应根据市场现状设定薪酬要求,过高的薪资可能会使应聘者失去机会,因为公司不倾向招聘对薪资要求过高的应聘者,同时也担忧由于应聘者对薪资要求过高,对公司忠诚度低,容易“跳槽”。
采写:记者 范嘉仪 黄嘉雯 苏颖 张刘彩雯 陈盈莹
实习生 陈舒婷 马瑶 张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