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常耀信独家阐释《哈姆雷特》不是复仇记

文字:记者 苏琳娜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6-06 点击数:


  本网讯 6月4日下午,现任教于美国关岛大学以及天津南开大学的常耀信教授做客英文学院学术讲座,在北校一教201与我校师生分享他对莎翁经典悲剧《哈姆雷特》的独家解读。出席讲座的还有英文学院院长刘岩等。

  讲座伊始,常耀信不惜花较长时间来强调培养批判、独创性思维的重要性。他鼓励学生要敢于挑战权威,打破崇拜;在历史的碑石上留下自己的探索轨迹。之后,他深入哈姆雷特两种矛盾的意识状态,辅以人类认识论发展的历程,并旁征博引,论证《哈姆雷特》并非一部复仇记的观点。整场讲座,他以流畅、严谨而深邃的英语一以贯之,亦不失风趣幽默,博得台下阵阵掌声。


讲座现场

 

显意识与潜意识交织 表现哈姆雷特两面性

  常耀信从剧中分离出了两个截然对立的哈姆雷特。他将一个称为现世的(earthly),另一个称为先知的(prophetic)。第一个哈姆雷特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和人文主义式的自主、自尊。他是最直接地呈现于大多数读者眼前的现实中的复仇者形象,是剧中哈姆雷特这一角色以及作者莎士比亚的显意识,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位精神的拥护者。而另一个哈姆雷特可以和幽灵,甚至命运对话,也恰是人物的潜意识所在。他一直对复仇心存疑虑,徘徊、恐惧,拖延复仇的计划,甚至根本都没有将谋杀父亲的丹麦新国王克劳迪斯视为仇人。他感到人的渺小、软弱和无助,担扰复仇所必然导致的死亡及带给他人的灾难,因而质疑自己的对抗精神与行为。两个哈姆雷特没有找到和解的出路,最终人物通过死亡找到解脱,也酿成了悲剧。


常耀信全新演绎哈姆雷特


一切都是命运的指使

  常耀信进而从人与人和人与外界不可抗力,如命运之间这两层对抗关系解释为什么《哈姆雷特》不是一部复仇记。他认为哈姆雷特,起码潜意识里的哈姆雷特并不想杀死克劳迪斯,这从第一幕中哈姆雷特独白时的内心挣扎便可见一斑。事实上,哈姆雷特认为命运才是一切阴谋的幕后指使者,人不过是命运的工具或手段而已。因而他不仅没有视克劳迪斯为仇人,还将他同视为命运手下的一颗棋子。但与此同时,哈姆雷特又对与命运抗争的结果充满忧虑和恐惧。在命运面前,他表现出极端的无奈与无助,并在整出剧的一开始就袒露出自我毁灭以寻求逃避的意向。

  此外,在常耀信看来,表面上《哈姆雷特》在写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而更深层次地透视,它写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主人公试图调解这层冲突,却以失败告终,这才是悲剧的悲壮所在。

 

从人类认识论的发展理解《哈姆雷特》的不朽

  常耀信还从认识论的角度解读《哈姆雷特》。他着眼于人对命运等外在不可抗力的态度,将人类的认识论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屈服、对抗与和谐。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人类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大多无能为力,因而只能选择臣服与崇拜。但随着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进步,人类的自我中心意识也逐步觉醒。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重要,质疑并挑战外在的强势力量,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权利与幸福。这种具有对抗性质的人文主义情怀正是弥漫于莎士比亚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主题。常耀信认为《哈姆雷特》是对这一主题一次失败的背反,而不能被浅显地解读为一次失败的复仇,他的尝试以及结果的失败事实上反映了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传达出的对人本主义的质疑,是超越时代的探索与追寻,也必定成为时代局限性的牺牲品。

  常耀信进而拓展道,哈姆雷特虽然失败了,却为后人指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他认为,三百多年后,哈姆雷特未能成功的探索修成正果: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在小说《隐形人》中正是通过一个美国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经历及思想演变实现了人与命运、社会的和谐。

 

 

附常耀信简介:

  常耀信,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英文系,同年赴英国伦敦、剑桥进修。1984年在美国坦普尔大学英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关岛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一)英美文学;(二)比较文学;(三)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主要著作有《希腊罗马神话》、《漫话英美文学》、《美国文学简史》(英文版)、《美国文学史(上)》(中文版);主编有《美国文学研究选读》(上、下)、《美国文学研究评论选》(上、下)及《自选评论文集——文化与文学中的比较研究》等。自1986年起被聘为美国Paideuma杂志特邀编辑。1988年入选英国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远东及太平洋名人录》,后亦被选入《美国名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