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23日晚,桂诗春教授八十寿辰庆祝晚会在鸣泉居聚贤殿隆重举行。
出席活动的嘉宾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绍山少将,中国前驻美公使级文化参赞蒋妙瑞先生,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夫妇,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冯志伟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秦秀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杨惠中教授,教育部高教社副社长刘援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于春迟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宁春岩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中山大学黄国文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外国语》主编束定芳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李行德教授、吴伟平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何安平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吴东英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何莲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程晓堂教授,清华大学杨永林教授及《中国外语》编辑部主任常少华教授。我校党委书记隋广军、校长仲伟合、党委副书记陈建平、副校长顾也力、广外前校长黄建华教授、李筱菊教授、何自然教授、王初明教授以及学校有关方面的代表也出席了晚会。晚会由副校长、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心主任刘建达主持。

桂老八十华诞
仲伟合:“先知道有桂诗春,后知道有广外。”
仲伟合首先代表学校向桂老送上诚挚的祝福。仲伟合说,学校借为桂老庆祝八十华诞的机会,邀请全国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们齐聚广外,不仅是外语大家庭的“家庭聚会”,也是桂老和他的朋友同事学生们的温情聚会。
仲伟合高度评价桂老在广外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他引用许国璋先生早年的一句话说,“我们先知道有桂诗春,然后才知道有广外。”仲伟合说,桂老在广外四十年,为学校培养了众多英才,创造了多个“第一”,如在广外创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第一个引入信息技术收集外语资料并进行系统研究,第一个挑战外语经验主义教学等等。他说,桂老在学术研究上不断开拓新的疆域,从应用语言学到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为后辈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而桂老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更是我们广外师生学习的楷模。

仲伟合为桂老送上真挚的祝福
桂老讲小故事发表感言
桂老感谢学校专门组织这次宴会,让他能与众多老朋友再次相聚。他娓娓道来一个小故事,“一位老头给人祝寿,他首先写了四句话——东边一棵树,南边一棵树,西边一棵树,北边一棵树。正在大家莫名其妙的时候,老头又继续写——树树树树,试问千条杨柳丝,怎能管得征骖住?‘征骖’就是走远途的车。”桂老戏称,“人生征途我已经走过八十载,算不上是征骖了,可能是一个‘老牛破车’了,但是,我还是愿意摆脱干扰,继续前进!”
同事眼中的桂老:对新鲜事物感觉敏锐
与桂老共事达半个世纪的的李筱菊教授幽默地说,“有人问我和老桂有没有‘文人相轻’,我说那是天方夜谭。我们有的是合作、支持和友谊。”她说,桂老对新鲜事物、先进的东西比谁都敏感,发现之后,敢去干、能坚持去干,从而带动大家,这种精神是最令人佩服的。
学生眼中的桂老:有着父亲一般的关爱
桂老带的第一位博士生,也是广外的第一位博士生——李绍山少将动情地说:“始终以能成为桂老师的学生、成为广外的学生感到自豪和骄傲。衷心地感谢桂老师的教育和父亲般的关爱。”他还与大家分享了一段温馨的记忆,在他毕业前夕,他的师弟师妹们在桂老师家上课,一直等到都过了上课时间,有学生提醒,桂老师说李绍山还没到呢。学生们说,桂老师,李绍山快毕业了,不再上这门课了。李绍山说,当听到这个小插曲,很感动,忍不住流下眼泪,这些点滴,会成为自己终生记忆的一部分。他表示,将终生感谢、终生铭记桂老师的教诲,衷心感谢母校和各位老师的教育,并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最后,李绍山将自撰的对联“学高德厚育桃李百千,心清气雅得康寿无疆”送给恩师。
语言学界的祝福:学术长青,再创辉煌
蒋妙瑞满怀感慨地回忆起自己在教育部工作的时候与桂老一起制定教学大纲、开展全国性外语教学调查、进行语言测试的工作情景。他说,外国语言学教育从经验式教学发展为更为科学的教学,离不开桂老的努力和付出。他祝愿桂老学术长青、再创辉煌。华南理工大学秦秀白教授说,“如果把应用语言学比作一个花园,那么桂老就是这个花园里的不老松。”他说,桂老的学术钻研精神和为人处世的品德都是晚辈学习的楷模。
刘援述说了自己与桂老的“三缘”。第一是能亲眼目睹桂老在外语改革进程中所作贡献之缘,第二是办《中国外语》杂志,得到桂老指导之缘,第三是到广外参加培训,得到桂老鼓励之缘。社长于春迟衷心祝愿桂老健康长寿,他说,希望20年、甚至30年后,还能再办一次晚会,再次为桂老祝寿。

桂老夫妇同吹生日蜡烛
据悉,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河南大学徐盛桓教授以及我校前任党委书记徐真华和钱冠连教授等都发来贺信或委托转达对桂老的祝福。
最后,隋广军、仲伟合与桂老夫妇一起切下生日蛋糕,大家共唱生日歌,为桂老送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