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6日下午,继当天上午的研究生校友会成立大会完满落幕后,研究生校友讲坛第一讲――学问与人生,也在北校区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顺利开讲。本次讲座讨论气氛热烈,观众反响较好,为日后研究生讲坛的持续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王初明,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方健壮,东莞市华健医药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雄杰,广东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日语教师张翔娜以及广州东润发环境资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赵杰担任了这次讲座的主讲嘉宾。这几位在事业上取得杰出成就的校友,带着他们各自的人生阅历,重回母校,与师弟师妹分享了他们的人生经验,探讨与解读了学问与人生的深刻关系。
几位校友齐聚一堂,共议“学问与人生”之奥秘
解读学问 英雄所见略同
针对学问这个主题,各位校友分享了各自在广外的求学经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方健壮给出告诫,“书到用时方恨少”。作为广外的第二届研究生,他在广外度过了整整25年,潜心于学问和学校的工作。从一名普通学生到学院院长再到校长助理,还在学术上获得了三个研究生学位,他说,这一切成就,离不开广外给他的机会。
方健壮回忆广外求学路
在这点上,谢雄杰也提到一句一直激励着他的话,“知识越多越好,一个人拥有的知识多了,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其他事情,都会左右逢源。” 谢雄杰自己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实践者——在成为香港一公司高管后,拥有博士学位的他仍然会在车间内为工人做操作示范,而这些器械操作经验来源于他年轻时三年的学徒生活,他的举动让工人们对老板心服口服。作为企业家,谢雄杰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做学问提出注重实用性及社会效益的建议。
谢雄杰追忆往事感慨良多
而陈赵杰谈到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认为,做学问就像挖井,人生可以挖很多口井,但是也可以挖一口井,并把这口井挖深。而他就是这样一个专注于深入挖掘一口井的人。在研究生时期,他选择了一个在当时看来相当冷门的领域――碳交易与气候变化,并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毕业后,陈赵杰从事的是也是碳交易方面的工作,专注地“挖一口井”。
“我的路与大多数人一样,简单,或者说平凡。”张翔娜如是说。“但是,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才知道。”她回忆道,自己在广外学日语的日子,甚至比自己在高中时还有勤奋。正是这种勤奋的精神让她把一门大学之前完全陌生的语言掌握好,而在继续教育学院的任教经历和在日本的留学经历更加丰富了她的阅历。
王初明在回答现场研究生的提问中说到,在这个研究生越来越多的年代,越是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多掌握一些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创新意识。“学问学问,就要多问,多质疑,对常识性问题要多多深入思考。”
直面人生 道出求学真谛
方健壮谈到,在广外的求学经历让他认识到,做学问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人。因为他认为,“学问”二字,既指学术上的学问,又指职业上做事的能力和做人的水平。他提到,自己在读研阶段,了解到守住正义与良知的重要性,并认为这是当代研究生必须深刻认识的东西。他把现实中做学问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爬得更高”而学的人,另一类是为学而学的人。前者可以为某种眼前利益而放弃学术规范和要求,后者是为追求知识与真理而研究的人,相比之下,他更赏识后者。
对于人生与学问的关系这个问题,陈赵杰略带自豪地谈到,“做学问,做事业,我走的一直是一条线。”因此,他希望研究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学问与理想结合起来,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结合起来,尽早立志,确定自己的人生之路。
陈赵杰观点独到
当现场观众问及学历问题时,谢雄杰指出学历只是在别人尚不了解你时的一种学问体现。学历与学问给一个人带来了压力与动力,无论学历多高学问多大,对待所有事情都要以“认真”二字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在最后的观众互动环节,现场多位研究生争相提问,校友们妙语连珠,解答疑难。他们的回答丰富而深刻地阐述了学问与人生的关系,为现场校友做学问及创业指出了方向。
附:
王初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1年获得广州外国语学院文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英国里丁大学语言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199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做博士后研究。目前从事英语本科教学和语言学研究生教学,研究语言习得过程,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形象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发展的认知心理究”、广东高教改革工程项目“加大英语运用量,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现为国务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外语核心期刊< <现代外语>>主编。
方健壮: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院长,1980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曾到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做访问学者。先后获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英国爱丁堡大学应用语言学系文学文体学硕士学位、英国华威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系英国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至今任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
谢雄杰:东莞市华健医药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拥有广外硕士学位的同时,还是巴黎大学传播学博士,清华大学医药管理EMBA。曾在中山大学担任讲师,在香港担任商务经理,在广州某外企任副总经理,在法国第二大建筑公司Bouygues任培训讲师,现任东莞华健医药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他,有着“从工”到“从商”的丰富经验,而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张翔娜:广东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教师
陈赵杰:广州东润发环境资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是中国环境保护、碳金融方面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