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11日,2010广州亚残运会广外场馆心灵驿站成立暨心理培训大会在场馆志愿者之家隆重举行。亚残运会志愿者招募调配办副主任陈爱平、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郝宏伟、我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杨敏生、场馆运行秘书长林少娜以及副秘书长李旭武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人力资源经理何越辉主持。

会议现场
大会首先由许国彬致辞。他衷心地祝贺心灵驿站顺利落成,并向涉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上亲切的慰问。许国彬从技术层面对心灵驿站的建立目标、工作部署和发展方向做了清晰的定位,他指出驿站的成立意义在于如何想方设法地让它发挥作用,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以饱满的精神去看待和交流亚残运会期间的服务问题。“残疾人的人格是健全的,他们精神可嘉”。对于如何服务好残疾人,许国彬强调要有“平等、尊敬和向他们学习”的心态。

许国彬发表讲话
郝宏伟则指出亚残运会是志愿者们丰富心理变化体验的特殊场合。直面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是关注自身心理成长、提升对己对人心理健康服务效果的良好契机。他也期待着驿站能提供更多更好更实际的精神服务。

郝宏伟从学术角度分析驿站建成的重要性
随后,郝宏伟、许国彬、陈爱平以及林少娜共同为“心灵驿站”揭幕。杨敏生、阎茹和王新生被聘为心灵驿站的心理咨询师。

“心灵驿站”揭幕
不仅仅是向他们伸出双手
聘书授予仪式结束后,杨敏生为亚残运会志愿者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赛前心理培训专题课。讲座上杨敏生全面剖析了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包括生理缺陷对残疾人的个性心理、个体记忆与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理补偿和心理补偿的矛盾。在“如何与残疾人进行高效的交流”的问题上,杨敏生从建立平等积极乐观的心态、发自内心的尊重以及真诚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志愿者要做到表面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实际上是让他们内心得到温暖、人格得到尊重。残疾人需要的不是帮助而是尊重,志愿者要做的不只是给予,更多的是学习。学习残疾人运动员的生活态度和拼搏精神,会得到比亚运更有价值的收获。
最后,一首手语版的《爱的奉献》将讲座拉到了尾声,杨敏生祝福志愿者们“带着爱心一定可以顺利地完成志愿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