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话说在国贸专业有那么两个人小志气大的少年郎——来自梅州的廖国添和来自石家庄的梁策敲,他们在大一学期末的暑假用了18天时间,骑着自己的“宝马坐骑”——单车,真真切切地行了一回“万里路”。
困难重重跨越半壁江山
廖国添和梁策敲两小子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大一下学期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想骑车去北京,并为此准备了整整一个学期:买车、装备、市区试骑、环大学城骑行练习。终于在7月15日清晨,他们背上硕大的行囊踏上了北上进京的征途。

出发前与心爱的坐骑合影留念
由于第一次骑自行车远行缺乏经验,他们第一天便在清远山区遇到了困难。原本打算在天黑前骑行200多公里到达第一个住宿处,结果实际骑行路程比原计划要少,一天下来只走了160多公里,因此,他们不得不在人生路地不熟的清远山区摸黑赶路。他们打着手电筒,赶路,迷路,再回头,再赶路。要知道,清远是延绵几公里杳无人烟的山区,那山头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般的盘旋曲折。所幸他们最终“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到了小旅馆安顿下来。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才是对他们最大的考验。由于长途跋涉,臀部与坐垫不断摩擦,长出的痱子让两人痕痒难耐。廖国添记得,有一次洗澡的时候,发现手上和脖子上的泥老是擦不完,由于浴室灯光昏暗看不清,没有办法,廖国添只好“还没洗干净”就出了浴室。结果回到房间的白炽灯底下一看,才发现原来那“擦不完的泥”就是他身上脱落下来的皮。原来,两人出来已经十几天,烈日下他们没有做任何防晒措施,结果给毒辣的太阳晒掉了两层皮。
长途跋涉的艰辛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廖国添和梁策敲两个人曾经在荒芜人烟的清远山区喝过“纯天然”的山泉水;在车来车往的国道旁狼狈地修过自行车;在暴雨中两个车轮子泡在水中顶着狂风前行……据他们自己估计,在这一趟行驶超过2700公里,行车时间超过156个小时的漫长旅途中,他们平均每个人的花销就要1700元,两个人总共消灭了超过400瓶矿泉水,每人每天至少10瓶。

途中梁策敲在接“纯天然”矿泉水
从广州出发,沿着省道114和省道259,翻越清远的十万大山,然后从粤湘交界处一直沿着国道107骑行,途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跨越23个地级市,历经18天,涉越千山万水;顶过烈日,冒过暴雨;逆过狂风,摔过跟斗;早过朝阳,晚过落霞。最终“八一进京”——两人于8月1号中午十二点左右越过冀京的交界处,进入北京。

廖国添唯一一次午休,还是在马路边
父母惊叹朋友赞不绝口
8月5号,从目的地北京回到老家石家庄的梁策敲站在自家的小区门时给妈妈打了通电话:“妈,我不是说我们去北京吗?没错,但是我们是骑自行车去的,现在又从北京回来了!”
只听到梁策敲的父亲在电话那头激动地大喊一声:“哇,好家伙!”
原来,在策划这次千里之行的时候,廖国添和梁策敲都没有将细节告诉父母,父母也只是知道自己的儿子要去北京旅游而已。一路上,梁策敲的父母都会打来电话非常关心地询问儿子“什么时候回家?”,梁策敲也只是支支吾吾地说个大概,让父母不要担心。廖国添回忆,当他们终于到达北京的时候,“连我们自己都在偷笑了,因为在策敲父母的意识里我们已经在北京城玩了十几天了。”廖国添笑道。
其实早在8月1号刚进北京的时候,廖国添就兴奋地给他的表哥、朋友、同学发了许多短信,告诉他们自己骑行到了北京。直到8月2号,他们登上长城,终于成为了“好汉”,廖国添激动地给家里人打了个电话,说自己登上长城了,后面还补了一句“是骑车上北京的”,“开始我妈还愣了一下,等反应过来,什么也说不出,只‘啊’了一下,我可以想象到那时候家里人的表情有多么的精彩。”

梁策敲:终于成为“好汉”!
两人的千里之行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轰动。同学们都非常佩服廖国添和梁策敲两人的行动。同班同学梁伟强对他们非常佩服。他甚至还想学一学廖国添和梁策敲,骑自行车回中山老家呢。
回味趣事少年再踏征途
想起旅途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廖国添依然回味无穷。“当我们到达石家庄正定的时候,万分饥饿的我们在一个名为天津二姑包子的店里总共消灭了42个中包子(比小笼包大,又比一般的大包子小),让店里的其他顾客和店主们都吓了一跳。但是包子再加上小米粥总共也就花费了我们二十块左右。”廖国添在自己的旅途总结中写道。除此之外,旅途中他们还有一个有趣的习惯,就是一天一根冰激凌。
18天的旅途,每一尺每一寸的土地都有他们骑行过的痕迹,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他们难忘的回忆。国道107上载着音箱、开着超大音响的“摩托音响哥”、热心指路的衡阳大哥、热情好客的孝感一家人、在暴雨中帮忙捡回一本小小单词本的定兴大哥们……这些有趣的、热心的、帮助过他们的人,他们都一一记了下来,“有空一定要回去看看他们。”廖国添常说道。
游览过清远的青山绿水,体味过赵子龙故乡人民的英雄气概,感受过武大、北大的学术氛围,领略过万里长城的宏伟气魄,旅途中的点点滴滴也汇聚成他们珍贵的人生感悟。回到广州后,廖国添把这些人生感悟整理了一下,写下了长达8000多字的总结。“人生就像骑车,其实上下坡是差不多的:虽然上坡难一点,但总有尽头,而且还不容易出事;下坡是快,是爽,但是容易出事。所以上坡(人生的逆境)要坚持,下坡(人生的顺境)也别放松,人生其实也不难。”清远的山坡给廖国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他旅途总结中重要的一笔。

廖国添:“逆境要坚持,顺境也不要放松,人生其实也不难”
8月11号廖国添将单车托运,从石家庄坐火车回到广州。北京的千里之行已经完成了,廖国添也实现了登长城做好汉的愿望。下一站,是云南?是拉萨?是新疆?对于朋友的疑问和期待,他们都不予回答。“目前还没有想法,要知道,远途骑行的计划要非常周详,而且花销也比较大,”廖国添说。虽然没有大计划,但是他们还是有自己一张小地图。近日,梁策敲就完成了珠海骑行,“我也将在放假的时候骑车回家。”廖国添说。
上一段旅程的告终是下一段征程的起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少年郎将如何“求索”?千里之行仍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