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2003年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共存

文字:思进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2-12-24 点击数: 分享至:
     2003年迎来了全国大规模扩招后的首届毕业生,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有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30%;广东高校毕业生达17.7万人,广东生源在省外院校读书毕业的约有6万人;我校2003届共有毕业生2344人,比2002年1273人净增84%。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 为了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于12月11日召开了就业工作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许国彬主持,学生处处长王斌传达了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2002]16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广东省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粤教毕[2002]28号),介绍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布置了本届毕业工作的任务。许副书记代表学校就如何做好我校就业工作发表意见。 一、 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2003年毕业生的剧增,毫无疑问会造成就业的压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全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各行各业都在深入改革,进一步开放,急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我们面临全国大好的经济建设形势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更需要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具体要求是,加强学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发挥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作用,调动院系一级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积极性,做到级级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统筹做好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二、 齐抓共管,全力以赴,落实满意率 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除了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就业工作外,还要发动教职工为毕业生广泛联系单位,发动校友提供就业信息,把老关系户请进来招聘,我们也要主动走出去访问有关单位,广开渠道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上好就业指导课,具体指导学生了解形势,掌握政策,提供信息;帮助学生树立事业心和自信心,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推销,调整心态和期望值;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诚信守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加强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以便使毕业生能顺利上岗。我校的就业工作要做到使毕业生满意,使用人单位满意,使学校满意。 三、 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站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尽快建立我校毕业生就业网站,把学校介绍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需求等个人和组织联系起来,实现常年的现代化就业服务。 四、 办好供需见面会 承办好本届广东省外语外贸类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一定要做到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热情服务,确保安全。(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