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领航三下乡调研队对雷州市的特色“雷剧”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队员们对南疆传统文化中这朵奇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雷剧,是雷州土生土长的文化瑰宝,广泛流传于雷州半岛以及雷州话方言地区,已有五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娱乐方式多样化,雷剧文化受到新兴文化的冲击,雷剧逐步被边缘化,濒临消失。
在三下乡六天的调研时间里,队员们先后走访了雷州市委宣传部、艺联公司(负责管理雷州剧团的公司)、雷州市文化馆、湛江市艺术团等,拜访了雷剧剧坛传奇人物何希春、吴保盛、吴兆生。他们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雷剧的发展情况,队员们了解情况以后,都对这文化瑰宝的发展现状感到担忧。
雷州市文化馆馆长(前排左二)
雷剧后继无人
“有雷州就有雷歌,有雷歌后有雷剧。雷歌是雷州文化的体现,是雷州人精神的体现”,雷州市雷歌研究会会长何希村介绍说。
如今,雷歌已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发展使人担忧。随着社会娱乐方式多样化,雷剧文化受到新兴文化的强烈冲击,现在雷歌只受到老人家的青睐,很少青少年欣赏雷剧。因此雷剧剧团也很难招收到年轻演员,雷歌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另一方面,这一民间绝无仅有的雷剧逐步被边缘化,濒临消失,譬如雷歌中一种重要形式——“姑娘歌”的歌词已非原生态了。
雷剧剧团生存状况恶劣
目前,雷州市有110多个雷剧剧团,常年到农村演戏,但演出的环境都极为简陋,演员们工作辛苦,工资较低。据湛江艺术团团长洪保荣介绍,湛江艺术团是湛江最大的艺术团,但因为资金有限,他们没有自己的专业训练场,平时训练的地方都是租来的,环境恶劣,很多设备都没办法及时更新。
艺术奇葩——雷剧
如何以古装戏的方式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这是雷州市文化馆馆长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使雷剧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才能培养更多雷剧“苗子”,才能使雷剧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