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5065名新生报到 校长亲切慰问灾区学生

文字:要闻部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08-31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8月31日,阳光明媚,广外校园彩旗飘扬,人声鼎沸。08级的新生意气风发,陆续齐聚广外白云山、小谷围两个校区。当新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进广外大门,随即受到各单位的热情接待,志愿者们不辞劳苦搬运行李,执勤人员紧守岗位,指引车辆,为新生们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成为了今日广外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南校区迎新现场


北校区新生报到现场

校长殷切寄语:“新生要学会感恩”
  
  早上九时许,校长隋广军在北校区巡察迎新首日的工作。他先后到中文学院、西语学院、翻译学院、英文学院等接待处巡视。据了解,今年中文学院和管理学院派出志愿者去广州火车东站负责全校新生的接待工作。隋广军获悉后,要求相关学院的领导转达对志愿者辛勤工作的慰问,并赞扬志愿者的工作体现了学校对新生的关怀和热情。翻译学院辅导员杜焕君向隋广军汇报了接待处的新生报到情况,她说,翻译学院今年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共六十多人,已经有一半的新生报到。隋校长对他们的迎新接待工作表示满意,鼓励他们要继续坚持把工作做好。他说:“各单位都充分准备,为新生和家长伸出最热情的手,相信家长们把孩子送到这里,也会比较满意的!”


志愿者在迎新中扮演重要角色

  隋广军对来自四川延考区的新生非常关注,他说,灾情对学生的家庭影响比较大,今年学校在国家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指示下,实施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增多了招生指标。隋广军认为,四川人性格很坚韧、很乐观,他相信四川籍的同学能够尽快地收拾心情,迅速地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他还代表学校向中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新生王婷婷赠送了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并嘱托王婷婷要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隋广军慰问灾区学生

  隋广军对全校的新生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方式,希望学生要学会感恩,并把这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将来步入社会,回报学校、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培养,最后,他还希望同学们能在大学里面培养团队精神,关心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的修养。

  
校领导视察迎新工作

  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副校长陈子锐等相继到各个接待点巡视了迎新接待的情况。


校领导到迎新现场视察

  在较早时候,副校长仲伟合迎接了第一位来到北校区报到的四川延考区新生,来自四川绵阳三台的江芳。副校长仲伟合与学生处处长植秀聪、副处长杨敏生一行,对各学院的迎新工作进行了视察和指导。


  仲伟合还到南校区视察了总咨询服务处和艺术学院、教育学院、信息学院、商英学院、管理学院、经贸学院、政管学院、法学院和新闻学院的报到处。在各学院报到处,仲伟合都与在场的学院领导、老师、辅导员亲切交谈,了解迎新工作的进展,同时为更好地做好迎新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在经贸学院,仲伟合了解了留学生和新疆学生的情况;在政管学院,仲伟合在留言板上题字——建中国最好的政管学院!在总咨询服务处,学校领导为来自四川灾区的新生送上了慰问金及全套床上用品。仲伟合握住学生家长的手,说道:“学校会帮你们解决眼前的困难,未来的困难我们想办法一起解决”。


副校长仲伟合在留言板写下对政管学院的祝福


灾区学生、家长和领导们合影

  仲伟合在采访中简要介绍了我校“绿色通道”的情况和政策。在各学院报到处和总咨询服务处,我校都设有为贫困学生及灾区学生服务的“绿色通道”。仲伟合提到,我校按照国家规定,采取了免、减、缓、助为主的各种手段和措施,保障贫困学生和灾区学生能够尽快投入到学校生活中来。据了解,今年我校的新生中,有12名是来自地震灾区(8名进驻南校,4名进驻北校),其中有11名是来自四川,还有一名来自甘肃。我校为灾区的学生准备了齐全的床上用品及300元的慰问金。学校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灾区的新生到我校报到后,学校会根据受灾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更进一步的帮助,目的是为了让受灾学生能顺利入学,今后安心在校学习。此外,我校还预留出700个勤工助学的岗位,帮助学生自立、自强、自主地完成大学学业。


学校各部设点让新生咨询

  迎新现场,设有收费工作、学生工作、教务招生工作、共青团学生组织工作等咨询点,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前来的新生及其家长们解疑答惑。据悉,我校今年总计招收本科新生5065名(包括港澳生)比往年多出65人,招生数目与往年基本持平。我校对成绩优秀的新生给予一定奖励。对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机)三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者和高考成绩列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科或理科前10名者,免缴在校四年的学费。

新增专业适应时代潮流

    今年我校有四个新增专业,分别是社会工作、舞蹈学、音乐(艺术管理)以及商务英语。

  通过采访政管学院的院长詹文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纷纷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的专业人员的需求促成了该专业的发展。詹文都表示,设立社会工作专业,一方面是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在汶川地震中体现出来对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需求。


政管学院院长詹文都接受记者采访

各学院大字横幅热情迎新

  为了把迎新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各学院都精心布置各项任务。新辅导员和团委、学生会干部基本都提前一周到校,部分人更是提前十天上班。据英文学院07级辅导员苏奕介绍,英文学院除了安排志愿者接待新生,在各宿舍楼层引导新生如何使用水电卡外,今年特别使用一个大图版,介绍新生报到流程,强调11项注意事项等等,为初来乍到的新生们提供便捷途径。据中文学院08级辅导员苗磊介绍,中文学院迎新工作早在8月中旬就开始了。一拿到新生资料,他便着手熟悉他们的实际情况,如分数、生源地、家庭状况等,进而分班和分宿舍。

  迎新现场非常热闹。“西语精英,潇洒齐心”。西语学院独特的标语醒目地挂在校道上。西语学院08级的辅导员彭卉告诉记者 :“迎新涉及很多琐碎工作,我们希望能够把各细节落到实处。”中文的口号是“做中文人,铸民族魂,中文学院欢迎新成员”。苗磊说,这级新生是他第一批由大一带起的学生,他说渴望见到他们,“希望他们可以尽快地适应专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而英文学院08级辅导员陈怡西希望这批90后新生尽快适应生活,树立理想和创造新人生。

新生热情拥抱广外

  “广外真是太美了!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对外汉语专业的新生小王不无兴奋地说:“来迎接我们的师兄师姐也非常热情友好,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广外细致周到的新生接待工作得到了新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新生们普遍对即将在广外开始的新生活充满憧憬。“在新的环境里,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新生小夏笑着说。同时,新生们也有自己的迷茫和困惑。来自北方的新生小李担心能否适应在南方的生活:“广州真热!跟家乡的气候不太一样。”南方的小林则担心能否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不知道该怎样平衡学习和社会交往。” 

  成为广外学子中的一员,新生们对将来有着怎样的设想和规划?“希望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尝试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兼职,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为将来寻找合适的工作打下基础。”来自英语专业的新生小郑已然胸有成竹。日语专业的新生小佘则十分乐观:“希望在大学里开开心心生活,开开心心做人。”

采写:广外新闻社记者 姚小珊 王玥 徐意君 黄丽莎 全景云 孙舒源 吴文嘉 实习生 朱云

摄影:广外新闻社记者 张欣 周伟良 姚小珊 龙城柳 林毅雯 陈嘉敏 余迪恒 何为 实习生 蔡志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