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人物专访,心里难免忐忑。但与被访者法学院外交学系唐小松副教授一见面,感觉放松很多,唐小松教授是这样一个人,随和,平易近人,像一本风格简约的大书,翻开一页页读来,就会发现其精彩藏于平淡之中,如静水流深。
对待学术要勤奋、包容、谦虚、开放
在谈到多年致力学术研究的感触时,唐小松以自己的学术格言为引,作了如下阐述:“学者应该甘于寂寞,浮躁是做学问的最大敌人。学术的最终价值在于产生社会效应。我永远坚信‘学术界只认学术成果不认人’,‘学术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只见成果不见人’学术最大的禁忌是生怕别人不知道。”
这些年来致力于学术领域的研究,带给唐小松的不仅是丰硕的学术成果,更是淡泊、豁朗、通达的心态。他说:“刚毕业那会儿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免有些急功近利,可这些年来我反而变得淡泊名利。现在我对学术赞扬是低调的,对于学术批评是悦纳的,能够做到泰然处之,宠辱不惊。”
他总结对待学术的正确态度是:勤奋、包容、谦虚、开放。他还强调学术领域是个异常严肃的文化阵地,绝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成分。诚然,唐小松在学术累累硕果面前所表现出的恬淡与平和确实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切尽在“创新”中
“我基本上在凌晨两点前不会睡。每天我都会加班。我靠的是勤奋、拼搏。” “我非常喜欢与人交流。交流中思维的火花碰撞而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他又说:“学界有人喜欢闭门造车,闭起门来写文章,这是不对的。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学术,而不是自我封闭。”
谈到学术心得,唐小松说,要随时清楚学术界的状态,放平心态会更顺利。学术需要创新。写论文,应争取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完成,底线是自己思想的体现。拷贝文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长远的损害。他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现,那里的学生写论文会主动找导师商量探讨题目,而决不会轻易同意别人的观点。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在本科阶段学会写论文,培养自己的学术意识和风格。
唐小松说道:“创新是思维上可以参考别人的风格而不是别人的看法和观点。研究问题要学会反向思考,做出学术定位,寻找价值点,研究典型问题。我自己的做法是:当发现一个新问题时,首先看别人的研究成果,查有关资料。在尝试中推出自己的想法,并找出论据。当自己也弄不清时,我会与学界的朋友沟通,交流。”
“创新不在于文章的语言漂亮,而在于发现新观点的能力。从新的角度摸索前进,创新是没有终点的,设置终点就会带来功利。”
力求在思维上与学生平等
唐小松于1994—1998年在湘潭师院(现湖南科技大学)任教,2002年至今于我校外交学系任教,他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大学教育体系和构制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课堂是个创造性的场所,应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提出新观点。我的教学可概括为交际、辩论和讨论三个环节,在此之中力求达到师生间的互动互通,并通过调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力求思想思维都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进而在上述基础上通过比较法回忆法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此外还应及时搜集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使自己的教学法更臻完善。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正着力改善固有的教学模式,取得显著效果,我们也应该坚持不懈地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新。”
最后,唐小松又补充道:“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这些小小成就,得益于法学院领导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