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学生自主创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如何理性地看待创业?作为广外人,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创出自己的天地?……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教务处处长顾也力和学生处处长林绍雄。
创业是社会需要,更是学生的选择
对于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兴起,教务处处长顾也力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这是社会的需要。全球竞争的扩大化呼唤新产业的出现,各国高校间的创业大赛促进并引导了学生的创业活动,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大了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因此,在这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大学生看到了自主创业的前景,回应了社会的需要。其次,因为实现不了理想的就业,所以选择创业。最后,顾处长认为现代的年轻一代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不愿受约束,因此自己创业,自己当boss,更能让他们展现自我才华,同时收获相应的回报。
创业不宜早,厚积薄发好
谈到大学生创业的利弊,林处长表示赞成和鼓励学生理性的创业,但也提出不宜太早太急于创业,要先储备好知识,培养起能力,增加些阅历,再厚积薄发,使成功的胜算更大;要在打牢基础的同时,开阔视野,不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不局限于某些行业,只有独辟蹊径才能成器;还要尽量贴近个人的专业或爱好与特长,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此外还要懂得“借力”来创业,这包括国家政策、学校规章制度的保障力、老师同学的智力、社会上成功创业人士的指导力以及团队间的合作力。各种力量一同作用,学生的创业将更有希望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