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军训简报(第3期)

文字:佚名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4-09-16 点击数: 分享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级新生军训

工作简报


(第3期)

 

军训团秘书组编                             2004913

 

 

军训动态

新生军训将展开评比活动

本报讯 为了调动广大师生和官兵参加军事训练的积极性,在军训团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军训竞赛热潮,促进军训任务的圆满完成,911日下午,经校军训团军训协调会讨论研究,决定展开新生军训评比活动,并确定有关军训评比竞赛的事项,具体如下:

全团评比8个最佳队列表演方队,4个最佳拳术表演方队,19名优秀教官,一个先进营,优秀射手若干;每营评比一个先进连;每连评比一或两个先进班(一连、二连、十三连、十五连各两个,其余各连各一个),按照宿舍数的10%评比若干文明宿舍,按照连队人数的5%评比若干先进个人。

各项评比活动的具体评先标准参照《学生军训手册》第五章有关评比的内容及标准,优秀射手的评比标准为实弹射击45环以上。

先进连、先进班、文明宿舍、先进个人由各营根据评比细则组织评选,25日以前将评选结果上报军训团,由军训团审批,并在全团进行公示。先进营由军训团组织评选,最佳队列表演方队和最佳拳术表演方队在阅兵式当天现场评出。

(军训团政教组 秘书组)

 

 

经贸学院师生慰问军训新生

    本报讯 911日上午,经贸学院院长邵学言教授、副院长刘巍教授、副院长杨础教授和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康为茂老师来到南校区,在学院新生辅导员的陪同下,慰问了正在进行军训的经贸学院千余名新生和负责训练的教官。

邵院长等在训练场地观看了军训新生的训练,并与教官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学院领导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第一周训练中取得的成果,并鼓励大家要克服困难、再接再厉。随后邵院长等又参观了学生宿舍,并与新生辅导员就南校区工作交换了意见,同时对老师们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所作出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

当天下午,由经贸学院团委、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生代表团40余人来到南校区,看望学院04级正在参加军训的学弟学妹。学长和学弟学妹在草坪上席地而坐,畅所欲言,就大学学习、生活、工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学长们还介绍了自己军训的经验,并鼓励学弟学妹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在学院师生的慰问和鼓励下,新生们倍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这次军训。(经贸学院 李晓莉)

 

 

法学院举行开学典礼

    本报讯 910日上午10时,法学院0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我校南校区隆重召开。典礼由法学院副院长蔡镇顺教授主持,吴兴光院长和蒙德红书记分别就学院的发展状况、师资力量、专业优势及特点作了详细的介绍。吴院长和蒙书记还对04级全体新同学提出要求,寄语他们: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一定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来对待军训,对待大学学习和生活。在这个大有作为的时代,勤奋学习,奋力拼搏,完成历史和时代交给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其后,肖刚副院长和袁泉副院长分别就同学们所关心的专业设置、学分制等问题作了精彩讲话。法学院相关部门的负责老师也出席了会议并作了简短发言。

法学院04级新生开学典礼的召开,犹如一支强心剂,使四百二十名法学学子倍感振奋。他们精神抖擞,士气高昂,纷纷表示一定会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以优异的军训成绩回报全院师生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法学院 朱海龙 潘高峰)

 

 

英文学院迎新晚会异彩纷呈

    本报讯 9月11日晚,英文学院在北校区云山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和迎新晚会。出席典礼和晚会的有学院党总支书记黎燕、院长仲伟合、副书记植秀聪、副院长傅文燕等学院领导和老师、各班军训教官、全体新生和部分英文学院高年级的学生。仲院长以地道流利的英语致欢迎词,接着学院的党政领导又为新生介绍了党支部和学科的设置与划分。

随后,英文学院艺术团的师兄师姐和新生学弟学妹们联手打造了一台精彩纷呈的迎新晚会。舞蹈、歌曲、音乐剧、游戏个个精彩,舞台上的表演者和舞台下的观众同样自信和投入。军训洗褪了新生们刚入学时的青涩,他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晚会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新生的热情,加深了师生情和官兵情。

另讯,开学典礼和迎新晚会之前,英文学院17个班的近五百名新生,作为第一批来到北校区的04级新生,参观了北校区,增进了对学校的了解。

英文学院 陈新月 庄晴)

 

 

团结一致  坚持不懈  共创东语新风新貌
——记东方语言文化学院2004级新生见面交流会

本报讯 2004912日星期日上午,东语学院在E204教室举行了学院领导、老师与2004级新生见面交流会。出席见面会的有东语学院全体党政领导、系主任、各新生班的班主任以及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学生干部等。

  会议由东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敖湘晖主持。在会上,东语学院院长韦立新教授为新同学介绍了东语学院的情况,并强调学院在新学年将实行新的教学计划,为新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学术氛围。党总支书记杨妃芳则号召大家要学习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他提出“学会生活,管好自己,互相尊重,注意安全”四点建议。随后,团委、学生会的师兄师姐讲述了自己进入大学以后的亲身经历,鼓舞全体新生。同时,他们还为大家介绍了东语学院团委、学生会的组成和职能。会上,教师代表和新生代表也分别表达了他们的心声。

  见面会结束后,学院领导和老师们都来到同学们的宿舍,了解同学们的生活情况和困难。闲谈中,师生之间进一步相互认识和加深感情。

  此次见面交流会,鼓舞了处于艰苦训练中的东语学院04级新生的士气,增强了他们与困难做斗争的毅力和勇气,使同学们以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一营三连东语学院  沈永英 罗彦)

 

 

言者滔滔,听者萧萧;技术高超,众人辛劳

—— 我校军事理论教学侧记

我校的军事理论教学工作成功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军训团领导的正确指挥和领导下,在全体教员、技术人员、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广大参训官兵的大力配合与协调下,军事理论教学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过程当中。综观此次军事理论教学工作和教学辅助工作,精彩生动的的教学演讲和新颖先进的教学手段互为辅弼,相得益彰。

  第一: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烈日下繁忙进行军事技能训练的同时,我们的广大参训学生也在学习和吸收着军事理论和国防现实的新知。我们的军事理论教员在讲台上慷慨激昂,言辞犀利地纵论着天下大势与国防的安危形势,剖析着上下五千年的军事理论与古今中外的军事思想和战争范例,引导着学生学会穿透历史的迷雾和现实的阴翳来寻求国家的安危存亡之道,潜移默化地激发着广大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更润物无声地体现和传承着“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终极价值取向和精神依归。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历史与现实的演绎轮回和变化沧桑,激情与理性的交汇和碰撞;一时间台上言者滔滔,台下听者萧萧。


 

第二:教学手段推陈出新,新颖多样。今年的军事理论教学采用主讲教室上课,其他教室同步教学实况和教学课件联网直播,这就一改往年军事理论教学集中在一个大会堂,声音嘈杂、空气浑浊,进而导致教员上课费心费力,学员仍难以专注听讲等结果。今年高新技术设备的配置安装使得教学活动如虎添翼,在宽敞明亮凉快舒适的教室内,教员的教学课件和声音形象保证了让每个学员在任何教室听课效果都一样轻松自在。

第三:教学辅助工作人员默默奉献,辛勤奔忙。为了确保军事理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我校后勤设备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正式上课前经常通宵达旦忘我的工作,确保先进教学设备、教学软硬件的及时安装、调试和使用。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们又全程跟进,哪里出现技术故障,哪里就会闪现他们奔波操劳的身影。我们可敬可佩的武警官兵,训练时是严格的教官,上课时则又是课堂秩序的维护者,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他们奉献的背影。我们的辅导员老师们,也是义无返顾的积极落实和组织教学活动。我们的广大同学们更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教员在台上、在直播电视中慷慨激昂,我们的同学们则在凝神听讲,笔头也在沙沙作响。还有我们辛勤而忙碌的学生工作人员、教务工作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物业管理人员……

  正是在全体师生员工和武警官兵的齐心协力下,大家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军事理论教学工作才能克服诸多困难,扬帆直进,不断取得佳绩。回想前段时间的军事理论教学工作,我们激情澎湃;展望下一阶段的军事理论教学工作,我们更是豪情满怀。(军事教研室程永林)

 

 

军训日记

910 星期五

今天是军训的第五天了。五天来,有苦有乐,有过难以坚持想要放弃的脆弱,也有过坚定信心、绝不落后的坚强。军训锻炼着我的身体,挺胸、抬头,踏步有力,精神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原来松散的身体仿佛被注射了活力剂,有了一股强烈的力量,走路生风!军训也锻炼着我的意志,怀着对广外的憧憬开始了军训,虽然有很多不适应,但学校老师对我们的关怀、同学之间的友谊使我不再那么眷恋家,开始学着自立,尤其在训练时严格的要求一点点磨砺着我的意志,使我能够正视困难,用心的投入。

如今,我喜欢那训练场上整齐的节奏声,喜欢休息地上欢快的拉歌声,喜欢这苦乐并存的军训年华!(三营十连三排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吴显珍)

 

911 星期六

渐渐地,“苦”字在我的军训字典里消失了,而“乐”字却是势头猛涨,我学会了“苦中作乐”,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军训的日子。我喜欢和战友们在阳光下高喊“一、二、三、四”,因为这是战士的标志,号声震天,喊出了军人的气质,喊出了军威,这才是青年人应有的豪迈和傲气。我也喜欢和战友们在草坪上高唱军歌,因为这是战士深情的诉说,是战士内心的歌,歌声展示了我们的刚强、朝气和温柔,这更是青年人身上独特的魅力。我也喜欢紧张有序的生活方式,有目标、有毅力的精神在里面,这种生活带给我更多的收获,使我成功地度过我的丰富的大学生活,为我的人生积攒更多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苦”字当头,“作乐”在后,学会坚强,学会生活。(经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 李文珊)

 

912 星期日

今天,我觉得已经适应军训,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因为我认识到,对于一个集体而言,团结是极为重要的,而要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士气又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我身为副排长,若抱着消极的态度,是对九连五排极大的不负责,有负于排长和同学们。面对任何一件事情,一个人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困难,有的人满腹牢骚、郁郁寡欢,有的人却寻找出路、登高望远,我却忘记早点拿出来提醒自己。其实,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军训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锻炼我们的意志,拥有可爱的同学和教官……所以,我不能错过,不能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任何遗憾。

记得爱因斯坦的成功方程式:成才=99%的汗水+1%的天才,我想,军训的意义方程式为:军训=1%的汗水+99%的收获。(管理学院人力资源2 林筱)

 

913 星期一

今天已经是军训的第8天了,也许是习惯了军训的生活,一天下来并不觉得苦累,反而觉得过的很充实。在休息时间,我们可以互相认识,增进友谊,还可以了解到不同地方的学习、生活情况,这点滴的细节使我们忘记了训练的苦和累,从而找到了很多的欢乐,在这几天的训练中,可以说,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我锻炼了意志。我从站军姿中领悟到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相信我自己是行的。此外我们的教官真的是最可爱的人,他使军训变的多姿多彩,他们悉心照顾我们,打破了原本在我们心目中严肃、冷酷的印象,在这许多细微之处透着对我们的关怀,我们也只有以更加努力的训练来报答他们辛勤的汗水。我相信,只要挺过了几天的适应期,坚持就是胜利从而在脑海中留下难忘有价值的经历。(四营十三连三班法学专业  王劲瑜)

 

 

军训人物

刚柔结合

                   ——记一营四连连长

刚,铁也;柔,水也。以铁之坚硬喻军人之刚强,足矣;而以水之柔和化军人之柔情,当之。军训中,我看到这样一个人,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军人最典型的写照。

当连长一副“扑克牌”相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从心底感到凛然,他刀削的脸庞并没有让我生畏,反而让我信服,因为,我知道这才是大将风度,他总让人感到一种“杀气”,让我们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我想这就是军人的气质,更是多年磨砺出来的结晶,这就是我最初从他身上看到的。

当连长走进我们时,他的笑容很亲切。在训练中,他总有办法教会我们要领,并让我们在训练时有了目标、要求和决心,每次当我们完成任务时,他总是咧嘴冲我们笑一笑,让我们感觉到,冰原来是这样化掉的。

我们慢慢走进连长,其实,他很含蓄,也很害羞,他那羞涩的歌声告诉我们,连长也有脸红的时候,歌声中的让人叹服的力量使我们伴随他深情的欢畅,他的样子就像小孩希望得到奖赏一样,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可爱。连长的可爱让我们更加喜欢、佩服他,而连长也有佩服的人,就是毛主席,佩服他的工作效率和伟大,这也是连长对自己的要求吧,军人,需要的是对自己的更高的要求与期待,我们从连长身上看到钢铁般的意志,他是铁铮铮的男子汉!

相处数天,教学相长,我们更加理解,收获渐多,然而刚与柔的形象更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向连长学习,克服种种困难,做一个胜利者。我们衷心地祝愿连长心想事成。(交流学院汉语言文学2  林思颖)

 

 

军训随感

总有感动在身边——不得不说的军训感受

原以为教官就是虎着脸,难以接近、只顾发号施令,让我们无法自由呼吸的人……可是,我错了,他们严肃,也会绽开笑脸,带给我们欢乐;是师长,也平易近人,训练时,他们一个个给我们纠正动作,耐心地示范,休息时,他们敞开心扉谈自己的过去,并告诉我们宝贵的经验,他们甚至关心我们的喜怒哀乐与衣食住行,我们被他们的行为感动了。

原以为大学的老师是难得一见,离我们很远的人,然而,我们又被直觉欺骗了,在教师节那天,他们赶来看望我们,带着亲切的问候和关心;辅导员和我们一起作息,陪着我们奔走在训练和休息的场地之间,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我们为能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骄傲。

  也曾以为新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地域、语言差异等,同学之间有隔膜,相互沟通、帮助少,但短短六天的军训中,我们并没有因此而产生隔阂,相反,我们拧成一股绳,朝同一方向用力;我们用各种语言沟通,在生活、训练中竭尽所能、积极帮助对方,大家同甘苦、共患难,我们的心中怎会不感动呢?

  军训是辛苦的,但总有感动在身边,所以我们又是幸福的,我想,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化做永久的记忆,永不褪色,永远萦绕在我们成长的心灵之旅。

(法学一班  何文)

 

 

 

 

 

 

──────────────────────────────────

送:校领导、校军训领导小组成员

发:校党政机关各部(处)、各教学单位、教辅单位、2004级军训新生各班

──────────────────────────────────

 

                 印数:15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