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166期)“三下乡”期待更高层次的创新

文字:廖吉吉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4-11-01 点击数: 分享至:

 今年学校团委采取了“自由组队,择优资助”的三下乡组织形式,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三下乡活动中来。据记者了解,众多队伍主要采取“义教”这种方式,而管理学院党总支“固本强基”实践团则将党建调研及企业调研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出发点以及队员的收获,记者采访了该队伍学生总负责人梁朝才同学。
  梁朝才认为,三下乡队员大多数来自大城市,下乡的经历不仅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艰辛,更重要的是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各级党委政府所做的努力,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社会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队伍更多的是将当地镇、村党组织以及政府为了改善农民生活所采取的措施和收到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为主要考察内容。正如一位队员所说:“我以前只是知道农民生活很艰苦,我曾片面地认为责任在于当地干部,认为他们在其位而不谋其职。通过这次下乡我发现不少年轻有为的干部放弃了到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的机会而回到家乡,用自己的辛勤与智慧在默默地改变着家乡的面貌,这一切都令人十分感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清楚地认识国情是一门必修课。
  记者问及三下乡队员将党建调研及企业调研作为活动主要内容意义何在,梁朝才总结了四点。第一,在调研过程中能够将党中央、国务院政策宣传到农民中去,增强他们的信心。队员们发现大学生在农民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们对队员们很信任,很乐意倾听队员们所宣传的有关方针、政策。第二,给当地干部带去一些新的理念。当地干部大部分文化素质都不高,因此他们的思维从某种程度上具有局限性。大学生接受了各种新理论的教育,尽管有点纸上谈兵,但仍可以给他们以启发。曾有位干部对“三下乡”队员说到:“我通过与你们的交流,才更清晰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或许干部只是将其中一两个先进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去,但这就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农村的面貌,何乐而不为呢?第三,学以致用,为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一系列的科学调研,并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撰写调研报告,队员们相信这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改进他们的工作。第四,有效地引发队员的思考。从某种程度来说,下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觉,它激发大学生对“三农”问题以及如何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等问题的思考。大学生若没有思考,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梁朝才代表“三下乡”队员,对今后“三下乡”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三下乡”活动的层次。“义教”等形式固然对当地有较大帮助,但是更应该从体制、政策制定与执行以及运用等方面去了解当地情况并给予帮助。为此,到党政有关部门和企业挂职、开展政策宣传 、进行专题社会调研、举办高层次的外语培训等活动应该成为今后活动的新亮点。第二,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加强调研的针对性以及加强深度。调研是“三下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不少队伍的调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且缺乏深度。为此,在下乡之前应该充分考察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调研主题,并找专业教师进行调研培训使队员们做到有的放矢。在活动后应该将调研所了解到的情况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在其指导下撰写有质量的论文,参加挑战杯等比赛。第三,扩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名度。“三下乡”代表着广外大的形象,因此各服务队应该争取当地领导的重视,与当地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并及时向他们投送高质量的稿件。
  记者整理采访稿的过程中,感慨良多。“三下乡”这个在同学当中耳熟能详的品牌,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希冀。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须与时俱进地被赋予更多更新的内涵。相信在学校有关部门的积极探索以及同学们的有效配合下,“三下乡”一定能够有更高层次的创新,真正发挥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奉献精神感染人、让同学们长见识受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