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166期)出国与否  众说纷纭

文字:刘丽斯 陈竞之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4-11-01 点击数: 分享至:

 对于我校这么一所涉外型高校的学生来说,“出国留学”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据记者的随机调查显示,广外大学生对此“陌生人”的态度随受访者的性格、家庭条件、个人意愿等因素的不同而各异,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肯定类 大部分对出国持肯定态度的同学都表示,想出国是因为要充实自己和增长见识,实现自我增值。对于出国的理由,商英学院大二的小郑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她说:“想学一些管理知识,但在广外我读的专业不是这个,所以要拿到管理学的学位证书,出国是必经之路。”
  出国资金问题是使很多有意出国的同学打消念头的主要因素。然而,对于肯定型的同学来说,这并不起多大作用。交流学院大二的小陈说,爸妈不供自己出国的话,她会先工作两年,存够钱再出去。其他同学也表示,自己会努力考取奖学金,并争取学校的推荐。
 
 徘徊类 做出出国这个决定并不是件轻易的事,因为它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它意味着要放弃某些东西,到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所以想出去的同学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法学院大二的小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说:“我舍不得家人和朋友,但又很想到外面学习。” 英文学院大二的小刘也表示,对于出国自己举棋不定,因为出国不一定好,而且自己对这方面的事情都不了解,目标也还不明确。
  
 无所谓类 对于出国这个问题,大多数接受采访的同学都表示,自己没有过多的考虑,在有条件(即家庭经济允许)和时机成熟(即靠自己努力争取到奖学金或工作后单位提供机会)的情况下就出去。英文学院大三的小陆说,曾想过出国,因为她认为既然自己是学英语的,一辈子就得有个机会出去见识,好好感受西方的文化氛围,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的东西。但现在的她认为,出国只是自己的美好愿望,并不是急需的。
 
 否定类 提及出国两个字,有这么一群人持完全否定态度。他们表示,自己一定不会出国,即使所有的条件和时机都成熟。他们的理由层出不穷,如:经贸大二的小绿说:“一定不去,一是经济问题,二是自己没兴趣。”继教的小刘说:“我喜欢安安稳稳,当然是自己家里好。”法学院大二的小N说:“我很多同学都在国外读书,英国、加拿大都有,所以我知道国外的条件比国内好不了多少,而且我觉得国内的教学质量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