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作为实践周的活动,11月11日下午,经贸学院03经济学班走访参观了广州日报印务中心(Guangzhou Daily Printing Center)。
![](http://news.gdufs.edu.cn/Item/UploadFiles/20041125131731463.jpg)
感受报业巨头的魅力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是经中宣部批准成立的国内首家报业集团。1996年12月1日,由报业集团独资兴建了广州日报印务中心,总投资10亿元。2001年,设备总的印刷生产能力和技术含量已经走在了国际报纸印刷业的前列。每小时可印刷470万对开张,在2.5小时内印报200万份,每条生产线可一次性印刷40个大版。他们具有先进的人员管理理念和优秀的团队,怀抱“比太阳更早,比往年更好”的宗旨,正努力做亚洲第一,世界一流。
同学们分别参观了印务中心的制版车间、生产车间、全自动输纸库、发行系统、业务库,不禁惊讶于报纸生产流程的全自动化,节省时间又保证高质高效。
同学们在实践中找到了平时学到的很多经济学原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同学们切身体会到科技、创新的巨大魅力。任何一个企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创新,迅速反应,遇见变化,追踪变化,适应变化,享受变化,才会所向披靡,立于不败之地。
不一样的收获
国贸032班的同学来到位于番禺的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参观。该厂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车床专业生产企业,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
该厂始建于1958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的一家国有企业。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企业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在企业发展的存亡之际,企业实行了异地搬迁的决策,把原有的老厂房拍卖,实现了土地变现,把资金用于新建厂房,公司制度也由原来实际上的无限责任制改为了国有独资的有限公司制,企业换得了新生。
在自由提问时间,同学们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包括经营管理、员工待遇、下岗职工、售后服务体系和进出口贸易等问题,经理都耐心的一一给予解答。
接下来,在老书记的带领下,同学们分别参观了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污水处理车间、检测车间,装配车间。
“这个参观过程中我是热情澎湃的,在这里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要说,中国的国企并不会一直处于低谷,因为有一群还在继续热情奉献着的工作者,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企业感情,因为他们懂得与时俱进。”一位参观的同学如是说。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真正深入地了解到一个国企的魅力,而不是书本上得到的方方框框。正如该厂老书记所说的:“有文凭不一定有知识,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学习好的不一定就工作好。”的确是这样,读书行路我们都要。
无比精彩的旅程
在谈及对这次参观活动 的主要过程时,03国贸全英的沈丹莹同学激动地说:“同学们一去到,信息中心的领导们就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且准备了PowerPoint为我们讲解。”
![](http://news.gdufs.edu.cn/Item/UploadFiles/20041125132024108.bmp)
与领导的接触除了让他们看到了在中心工作人员的认真和真诚,还让他们学到了许多专业的基本知识。在交流座谈阶段,同学们针对经贸领域的一些问题向领导们讨教。其中一个问题是问及加入WTO对广州的影响,领导们的回答是:“加入WTO对全国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广州来说亦是如此。我们加入WTO,能够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不但能更好的吸收外面先进的管理以及科技技术,而且更好的将我们自己的产品推广到世界。这对我们而言,是机遇。同时,外部的竞争又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竞争素质,既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同时又要有更上一层的管理水平。这对于我们的市场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一个问题:对于现在民营企业直接搞外贸的看法如何?对此,领导说:“民营企业是现今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根据入世承诺,配合《外贸法》实施,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我省大力推动民营进出口企业发展,6月底,全省累计19638家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这样有利于民营企业扩大经营自主权,并能够使它们更好的参与到外部竞争中。民营企业自己搞外贸,国家也是鼓励与支持的,并给予了它们许多的优惠条件。”
后记
热火朝天的实践活动暂时已经落下帏幕,在深切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变化多姿、异彩纷呈之后,同学们也已回到课堂,继续着求知的生活。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这次与社会的亲密接触,同学们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对前方的挑战更加向往与憧憬,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必将带着无尽的收益,伴随我们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