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著名学者饶芃子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文字:文字/杜慧贞  陈丹丹  图片/邱健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01-20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2005112日,著名学者饶芃子教授受聘为我校文学院(暂定名)客座教授。在当日的聘任仪式上,徐真华校长为饶芃子教授颁发了聘书,介绍了饶芃子教授的学术成就及其深广影响。

  

聘任仪式之后,饶芃子教授作了题为“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报告。饶教授多年来一直担任广东暨南大学分管学科建设的校领导,在简要叙述自身的实践经验后,她总结说:任何名牌大学都有自己的名牌学科,学科建设对于提升高校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要建设自己的名牌学科,首先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学校师资群体的科研水平出发。“我们鼓励强者先上,因为‘有一才会有二’,这要求领导和科研人员都要有宽广的胸怀,并且要在二级学科方向上下足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次,应该注重整个大学的知识背景,整合学科队伍,发挥自身优势。广外大优厚的外语资源应成为我们学科建设的资源优势。”饶教授说

关于学术研究,饶芃子教授提出了“三个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与“两个性——延续性和科学性”的观点。她认为,中国学者不是没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缺乏置疑、批判的精神,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导致了学术研究中有太多的假问题——有些学者甚至把社科课题的指南作为科研的课题。饶教授说:“我们的研究者应立大志、做大事,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研究课题;连续累积、层层深入,形成自己标志性的成果。传世之作谈何容易!但我们要有这样的志气。”

徐真华校长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自身的经验回应了饶芃子教授的报告。他对饶芃子教授的报告深表赞同,特别关于学校资源整合和学术研究的问题更发表了深切感言。

背景链接:
  饶芃子,1935年生,广东潮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并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文艺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间大学的兼职教授。

  主要著作有:《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艺术的心镜》、《心影》、《文心丝语、《中西文学戏剧论文集》、《比较诗学》。

  合著:《中西小说比较》、《本土以外——论边缘的现代汉语诗学》、《中西比较文艺学》、《戴千万研究》、《中西戏剧比较教程》,其中《中西戏剧比较教程》曾获“全国比较文学图书奖”二等奖、“广东省规划自编文科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第二界优秀教材奖”。

  主编:《文心雕龙研究荟萃》、《中国文学在东南亚》、《万叶文丛。学术书系》《比较文艺学丛书》、《比较文艺学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