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华南同传第一人”仲伟合再谈“口译的艺术”

文字:通讯员 黄怡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09-17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9月11日下午四点,学校图书馆负一层多功能报告厅座无虚席,大家都翘首以盼“华南同传第一人”--我校副校长仲伟合教授的精彩演讲《口译的艺术与应对策略》。

  讲座开始前,高翻学院的穆雷院长对仲伟合副校长作了简单介绍,并提到翻译学院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40多场关于译学前沿的讲座,演讲者包括国内外翻译研究的知名教授、专业译员及翻译实践者等,他们把不同的经验和技巧带给了我校广大同学和青年教师。

  仲伟合纯正流利的英语、幽默风趣的语言把现场观众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大家都聚精会神听讲,许多同学拿出纸笔开始做笔记。

    仲伟合首先介绍了口译的种类、特征及译员必备的知识结构。口译可分为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而根据不同的需求,口译又可分为随从传译(Escort interpreting),联络口译(Liaison interpreting),视译(On-sight interpreting),咬耳传译(Whispered interpreting)和法律传译(legal interpreting),商务传译(business interpreting)等。仲伟合认为,口译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译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胜任。

  
                   “华南同传第一人”仲伟合教授

    他自己总结了一个公式:KI=KL+EK+S(P+AP)【KI=Knowledge Required for Interpreting; KL=Knowledge for Language; EK=Encyclopedic Knowledge; S=(P+AP)=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根据要求和难度的不同,本科阶段教授的口译技能主要是交替传译,而同声传译人才的培养则主要针对研究生阶层。仲伟合用一句英语格言勉励大家:To 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口译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中的记笔记(note-taking)部分更是重点难点。仲伟合分析,在口译过程中译员一般要把大意以及逻辑关键词记下,并注意言论观点的正反面,同时留意时态语态的变换。他还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向大家介绍了对角线笔记,垂直笔记,从左往右,缩略语及符号应用等做笔记技巧,令在场听众大开眼界。记笔记的工具当然也很重要,仲伟合以经验建议大家翻译和练习时最好用B5大小的连页笔记本和多色弹簧圆珠笔。


即使记忆能力超卓,还是用笔记录下来慢慢消化

  最后,仲伟合重点介绍口译的应对策略,也就是危机处理(crisis management)。具体来说,一般可用以下几种策略应对:简约化、概括化、省略、长句切分、改时态词性、重复、扩充、正反话切换、推理、跳跃和询问。仲教授还强调,口译应在保证流利通顺的基础上追求准确,尽量使用简单短句,确保语法正确和句子完整。

  讲座接近尾声,仲伟合提醒有意投身口译的同学要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素质。讲座结束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被仲伟合独到的分析、幽默的讲解和精辟的总结所折服,许多同学留下来与他做进一步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