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171期)名词解释:教学研究型大学

文字:佚名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02-28 点击数: 分享至: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育部的官方文件将其定义为“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大学。按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2000年分类标准,这类院校提供大量的学士学位课程和20个或更多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强调学术声望、学科规模和科研水平。
  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应当有一个可以量化操作的指标,《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的评定指标主要考虑六个方面:
  1.学术声望。2.招生选择性。3.师资力量。4.财政资源。5.学生保持率。6.校友满意程度。
  考虑到中国教育体制的不同,学生自由选择度不大,学生转学率低,公立高校除了财政资金、学生学费和校办产业收入外,基本上没有校友资助。江苏学者邓周平提出了中国教学研究型大学的5个判别指标:
  (一)硕士点数量。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得少于20个,其学科应该覆盖三个以上。
  (二)生师比。在美国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并排名前10位的大学和学院中的生师比为6.73:1,在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排名前10位高校的平均生师比为9.4:1。2001年,中国普通高校的平均生师比为16.1:1,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生师比应该低于普通高校的平均生师比,而高于研究型大学的生师比。据此,邓周平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生师比在9:1—14:1这一区间是合乎实际的。
  (三)教师人均年科研经费及其浮动比例。根据邓国平的研究,以2000年为准,讲师以上的教学研究人员科研经费不得低于13.30万元/人均年,实际参加科研和实验发展的科研人员的科研经费不得低于23.11万元/人均年,全校投入科技活动的经费(包括实验设备仪器购置费和非教学科研人员的科技活动经费在内)不得低于7.429万元/人均年。
  (四)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一般而言,教学研究型大学应该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次之,其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应高于3:1。这一指标体现的是教学为主研究为辅的办学理念。
  (五)班级规模。在美国,研究型大学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小班教学。美国有权授予博士学位且排名前10位的11所大学中,20人以下的小班规模平均所占比例为68.2%,而50人以上的大班规模平均比例为9.55%。邓周平认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把40人以下的班级视为小班,进行正常教学是切合国情的,而且教学研究型大学在40人以下的班级占全部班级教学规模的比例不得低于75%,低于这一比例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