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又到了求职的高峰期,各位毕业生应该如何抓住机会成功就业呢?本网特别邀请已毕业的管理学院朱焕彬师兄给大家讲讲“经”。
就业,是每一个应届毕业生都面临的考题。能不能“推销”出去、“推销”得好不好则是题中应有之意。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就就业的准备工作谈几点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是定位问题。要准确定位自己,就要从“干什么”、“哪里干”、“怎么干”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分析、综合考虑。
“干什么”主要是回答自己想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岗位的问题,这一点要综合考虑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特长天赋、社会环境等,只有找准了行业和岗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准备,才能在个人的职业生涯道路上用最短的时间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才能少走弯路、节省成本。
“哪里干”就是要选择一个城市、地区作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基地,这个问题一定要理性分析,因为学多人都会选择留在诸如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而这些城市往往意味着市场完善、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建议大家不妨考虑珠三角的其他城市,这些地方机会更多、空间更大、起点更高。
“怎么干”则是对自己水平、能力、薪资期望、心理承受度等进行全面分析,做出较准确的定位。不要过分在意企业的名气,薪资的高低。只要觉得选择的企业、岗位适合自己,是自己所向往和追求的,就应该去试一试,争取被录用。确立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循序渐进,谋求发展的信念。
其次,“推销”得顺不顺利、“推销”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会不会包装自己、推销自己。这个问题主要包括仪容仪表、就业材料、面试表现三个方面。
仪容仪表就是要合适着装、言行得体,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文化,有时要穿的正式一些、表现得专业一些,有时又要体现休闲、活泼、朝气,这要视具体单位而定,在面试前最好能对该企业的企业文化有所了解。
就业材料包括简历、证书、推荐信等,这里要强调的是,就业材料不可千篇一律,一定要根据目标企业、目标岗位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准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命中率。
面试表现则是很主观的东西,基本上决定于你的临场发挥、考官喜好,以及运气,很难说孰优孰劣。但不论结果如何,在面试过程中一定要全力表现最真实的自己,不要紧张怯场,更不可目中无人。建议大家在面试前多向老师、师兄师姐请教经验,或者到中大BBS、华工BBS上看看,往往会有所收获。
最后,是心态问题。在整个就业过程中,比定位和推销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一方面,要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寻找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不要守株待兔。另一方面,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毕竟就业的过程中,运气也是很重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千万不要随意与别的同学进行比较,否则很容易产生不平衡的心理,这不利于我们保持健康的心态,最终不利于我们找到满意的“婆家”、“推销”自己。
朱焕彬简介:
我校管理学院工商管理04届毕业生,现在省工商联机关党办工作。在校期间,多次担任团学干部,并获得各种奖学金,我校“2003年优秀大学生奖章”、“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生”、第七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获一等奖获得者。